电子胃镜检查临床应用 吞颗胶囊就能做胃镜!原来是个一次性“机器人”

小编 2024-11-26 电子应用 23 0

吞颗胶囊就能做胃镜!原来是个一次性“机器人”

文/羊城派记者 陈泽云 实习生 孙仪颖

图/主办方供图

只要喝一口水,吞服一粒胶囊,躺15分钟就可以轻轻松松做胃镜检查,全程无痛、无创、无麻醉,不用再忍受插管胃镜的痛苦,这种胶囊其实是一个一次性使用的机器人!

11月27日,记者从中国报业协会等单位主办的“关爱中国胃”系列公益活动上了解到,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已经引进了一款“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助力提升公众对胃镜检查的接受度。专家建议,胃镜是胃癌筛查的金标准,年龄超过40岁以上等人群,建议每年定期做一次胃镜检查。

胃镜是胃癌筛查金标准

“消化道肿瘤早期很少有症状,90%的胃癌发现时已是中晚期,五年生存率不足20%。很多胃癌患者发展至中晚期,吃不下东西、人瘦了,才想起来去检查。”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胶囊内镜室张洁医生说,“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癌的金标准,不疼不代表胃没有问题,胃部出现了不适也不一定是很严重的病,要以检查结果为准。”

胃癌发展到中晚期治疗,不但会消耗大量医疗资源,患者生存时间也不长。若是能把治疗端口前移,在胃部无症状期就做好筛查,患者的获益将会更大,胃癌早期发现术后5年生存率超过90%。

张洁建议,年龄超过40岁;胃癌高发地区人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患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胃部疾病患者;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以及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喜食高盐、烧烤、腌制食品,吸烟、重度饮酒等)的人,都属于胃癌的高危人群,至少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

各大医院引进高科技

吞颗“胶囊”就能做胃镜

“传统电子胃镜由于进入体内时有不适感,不少人害怕去做胃镜,给胃癌筛查带来了难度。加上内镜专业医师十分稀缺,不可能展开大面积的电子胃镜筛查。现在引进‘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后,患者吞颗小胶囊就能查胃了!”张洁拿着一粒胶囊大小的机器人介绍道。

记者看到,这颗胶囊长27毫米,宽11.8毫米,大小与普通一粒感冒胶囊差不多。据悉,检查时喝水吞服下去即可,胶囊胃镜会从口腔,通过食道,进入了胃部,开始工作。在这枚小小的胶囊体内,封装了摄像头、传感器、电池等零部件。医师只需要推动操控杆,利用磁控技术,调整胶囊的姿势和角度,即可对胃部的细节观察、拍照。

而对于患者而言,仅需15分钟时间,就可以轻松完成胃镜检查,而且过程无痛、无创、无麻醉。胶囊在一次性使用后随消化道排出体外,避免了交叉感染。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胶囊镜都可以查胃,如被动式的小肠镜因为不能主动控制,因此不能用于胃部检查。

此外,使用胶囊胃镜的人群也有一定的禁忌,“其中,孕妇和吞咽困难者是不可以做胶囊镜检查的。”张洁表示,选择胶囊镜还是传统的胃镜检查,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的研判和建议。

胃镜检查引入人工智能技术

据悉,胶囊镜最早适用于小肠检查。早在2001年,由国外公司研发的胶囊内镜已经获得相关认证,并于2002年引入到中国。201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及其团队率先打破了国外的垄断,研发出了安翰“磁控胶囊胃镜”,成为了全球首台用于临床的胶囊胃镜。

目前,这款国产胶囊胃镜已经面世4年多时间,广泛应用于全国30个省市千家医疗机构。李兆申表示,《国家消化道肿瘤筛查及早诊早治计划》正在推进中,“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作为消化道肿瘤筛查的适宜技术,已被纳入胃癌筛查的规范流程。此外,由于胃镜胶囊使用过程中需要有大量的阅片工作支撑,对于医院的人力物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广东省已经成立了胶囊胃镜学组,重点对阅片工作进行专门培训。此外,胶囊镜的研发团队,也正在将人工智能引入到阅片环节,从而提高阅片率,提高胶囊胃镜在全国的接受度。(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孙婷婷 实习生 李健良

一颗“胶囊”能穿梭胃肠查疾病,北京等地三甲医院已开始临床试验

图为工作人员展示第四代胶囊机器人

不少人都惧怕胃镜检查,因为那需要吞下一根长长的管子,异物感令许多人难以忍受。如今,胃镜和肠镜检查都有了高科技帮忙。病人只需服下一颗小小的“胶囊”, 胃肠道内的病灶就能被医生看得一清二楚。

就在刚刚落幕的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中,一款智能导航胶囊机器人引起关注。胶囊机器人在体外设备的智能控制下,像一艘无人驾驶的飞船穿梭在胃部模型的各个位置,执行检查任务。记者了解到,这种胶囊机器人已经在北京等多个大城市的三甲医院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未来将实现对胃部疾病开展早筛智能检查。

探访

“胶囊胃镜”长什么样?

在中国科技馆的科普日活动现场,记者见到了这枚胶囊内镜,工作人员称之为“胶囊机器人”。它的外形与普通食用胶囊极为相似,尺寸略偏大一些,长大约2厘米,直径大约1厘米,普通人可以很顺利地吞服。

工作人员模拟了这颗“胶囊”的检查过程。服下“胶囊”后,“病人”躺在一张类似X光检查的床位上,腹部对准一个“探头”。一旁的控制台有一个大屏幕,随着“胶囊”逐渐深入体内,“病人”体内的画面不断在控制台显示器上出现。小小的“胶囊”像一辆无人驾驶的飞船游弋穿梭在胃的各个位置,完全无人干预。它用搭载的高清摄像头“扫”过每一寸内壁,发现每一个疑似点,实时画面传至医生眼前,支持诊断。

“它有自己的‘大脑’,可以判断该去哪里,在哪里停多久,还能精准控制自己的姿态。”工作人员说,智能导航胶囊机器人采用胶囊内部传感器的智能感测技术和胶囊机器人控制姿态感测技术,能够结合人体腔道图像深度学习技术和胶囊距离感测技术实现实时定位。同时通过智能控制算法,控制胶囊在胃腔里的运动轨迹。

研发

胶囊机器人已更新至第四代

这款用来演示胃镜检查的胶囊机器人是“胶囊内镜系列”的第四代产品。研发者王金山是一位技术狂热爱好者。上世纪90年代,微机电技术(MEMS)快速发展,一些前沿企业开始利用高度微缩的晶体管、电子软件开发微机电系统,一套系统可以缩至不到一个指甲盖大小。王金山一直在关注微机电系统的发展,他隐隐觉得未来的世界一定能够“以小博大”。

正在那段时间,王金山的一位亲人因为肠胃不舒服住进了医院,需要做消化道检查。当时做胃镜和肠镜是唯一的精准检查手段,但这种传统的检查方式令老人痛苦不堪,离开检查室的时候几乎耗尽了体力。“能不能从技术上减轻人的痛苦,让取样检查的摄像头直达‘目的地’?”他咨询了一大批国内的微机电技术专家后,产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把检查设备装进一个胶囊里,让病人吞下去,再排出来。

这项技术当时在国内外都极少有人涉足,研发难度可想而知。投资者撤资、技术瓶颈“卡脖子”……团队遇到了一系列难题,最终熬了过来。2003年,第一颗成型的胶囊式内窥镜诞生。这颗“胶囊”的主要功能就是检查消化道特别是小肠的疾病,包括小肠静脉曲张、肠壁出血等等。“当时我们发现,检查胃有插管胃镜,检查结肠可以用传统肠镜,但小肠因为狭窄迂回的形态,始终有传统内窥镜无法探视的盲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2004年10月,这颗胶囊内镜在北京的北大医院、友谊医院和重庆新桥医院、重医附二院四家医院成功进行了临床应用试验,并在2005年获得了当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成功走入市场。在一些地方,用“胶囊肠镜”甚至已经纳入了医保。

追问

距离实际应用还有多远?

胶囊肠镜还在研发冲刺的时候,科研人员已经投入胶囊胃镜的研发。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胃部疾病尤其是胃癌的发病率在不少地方都出现攀升,而胃癌的治疗关键在于早发现。“很多人抵触用插管胃镜,那我们就用创新的胶囊胃镜技术对他们进行无痛无创的舒适化检查。最终受益的是老百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胶囊机器人”不仅可以自主进行胃部检查,还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检查的图像进行辅助诊断,同时发展远程诊疗技术,比如通过互联网技术开展异地读片诊断、指导治疗,实现胃癌早期筛查的普及。

记者了解到,“胶囊机器人”已经在北京等多个大城市的三甲医院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未来将实现对胃部疾病早筛防癌的智能检查。这对于广大民众而言,无疑是福音。资料显示,以胃癌为例,早期发现早治疗,五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而如果是晚期才发现,五年生存率只有20%左右。但事实上,由于传统胃镜难以被人们所接受,检查率也就10%左右。在西方不少发达国家,胃镜检查几乎是体检必选项目。如果“胶囊机器人”在胃镜检查中得到应用,无疑会被更多人所接受。

揭秘

胶囊机器人融合六大高科技

据介绍,“智能导航胶囊机器人”融合了多种高科技技术。

1 胶囊控制技术

采用机器人智能控制技术,精确控制胶囊在人体腔道的运动轨迹,达到快速、全面对人体腔道检查的目的。降低使用风险、减轻病人痛苦,使得全消化道检查完整度得到提高,最大限度减少漏诊率,同时指导医生针对具体部位进行精确检查。

2 胶囊定位技术

采用胶囊内部传感器的智能感测技术和胶囊机器人控制姿态感测技术,结合人体腔道图像深度学习技术和胶囊距离感测技术,形成腔道模拟图,显示胶囊在腔道中的位置和3D姿态,实现胶囊的实时定位。医生可针对具体部位进行精确检查。

3 人工智能控制算法

采用机器人智能控制算法,实现消化道智能路径规划,自动控制胶囊在人体大腔道的运动。这项技术属于世界首创。

4 双控制磁场技术

采用双控制磁场技术,在胶囊的上下设计控制磁场,能够增加胶囊内镜受到的磁力及控制力。在现有的产品中,都是采用单磁铁方案,当磁铁把胶囊内镜吸附到胃上表壁时,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但当胶囊处于胃的下表壁时,由于磁铁距离胶囊较远,控制力不足,胶囊很难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因此该技术在人体下方设置第二磁铁,当胶囊内镜处于胃的下表壁时,下方磁铁可以控制胶囊的运动及姿态,使胶囊内镜能够得到较强的控制力。

5 医疗大数据技术

采用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消化图像实时识别及智能诊断系统,可在检查过程中对采集到的图片智能分析,实现可疑病灶自动预警,为医生提供可疑病灶全面、准确的信息,减少漏诊,实现早癌筛查及病变部位重点检查。

6 “飞捷”算法

这项称之为“飞捷”算法的应用能完成同步多项目检查,在分类的同时可以给出异常所在的位置。另外利用“飞捷”算法同时对不同种类的异常进行检测,实现了对胃部多种疾病的同时诊断,能节省医生的时间。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张航 文并摄

流程编辑:王宏伟

相关问答

电子胃镜 检查 什么疾病

[回答]消化系统的疾病基本上都可以通过胃镜检查出来,比如食管或胃的慢性炎症、溃疡、息肉等病症都是可以检查出来的,溃疡性胃癌、弥漫性胃癌也可以通过胃...

抱歉打扰了, 电子胃镜 有什么功能_千问健康

抱歉打扰了,请问电子胃镜有什么功能?

电子胃镜检查 _千问健康

食道:食道粘膜光滑柔软,血管纹理清晰,扩张度好,齿状线清晰.贲门:粘膜光滑,未见异常.胃底:未见异常胃体:粘膜光滑,未见出血及溃疡,色泽潮红,分泌物中量.胃角:弧度...

电子胃镜 要多长时间

[回答]用胃镜进行胃检查时,蹭组织被放大,医生在视野非常清晰的情况下,可以对胃内疾病一览无遗,检查无死角、无损伤、诊断率高。

电子胃镜检查 解读 _千问健康

问题,根据你所提供的简要病史,HP是幽门螺旋杆菌的意思。慢性平坦糜烂性胃炎有可能治好。可以服用蒲元和胃胶囊,一天三次,一次四粒,饭后半小时。吗丁...

无痛 电子胃镜 怎么做?

无痛胃镜检查与普通胃镜检查相似。只有在检查前,医生才会通过静脉注射麻醉剂,使病人在检查期间很快入睡,人体不会处于紧张状态。口中的环咽肌松解后,有利于胃...

电子胃镜检查 解读 _千问健康

电子胃镜检查解读,内镜诊断:1十二指肠球部溃疡[H2期]2慢性平坦糜烂型胃炎请问:[H2期]是什么意思

做无痛 电子胃镜 ,在经期做会不会有什么不好?

无痛胃镜是先静脉滴注短效麻醉剂,使患者进入睡眠状态,然后在吸氧和心电监护的情况下按普通胃镜的方式完成胃镜检查,检查结束后自行苏醒。女性在经期做无痛胃镜...

电子胃镜 是普通胃镜经常吗,会不会很痛!_千问健康

电子胃镜的话,是指插入胃镜以后的成像系统是通过数据来传输的,所以图像的清晰的度以及保真度都比较高,看的清楚,和普通的胃镜相比的话,可能就是精子...

电子胃镜 要注意哪些?大侠们,求解

[回答]电子胃镜检查后不宜立即进食,可以在检查后大约2小时左右再试吃流质食物。检查后不要开车,如需开车也要有人陪护。检查后咽部可能会有不适感,这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