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子技术的“破茧”之路
近日,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以下简称半导体所)“半导体光电子器件及集成技术”入选了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第一阶段重大成果及标志性进展。
作为国家信息产业的基础技术之一,光电子技术在宽带互联网、高性能计算、智能机器人、先进制造和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起到关键性支撑作用。它也因此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认准了半导体光电子器件及集成技术是构建未来信息社会的核心和基础,半导体所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分别将其作为重点培育方向和重大突破方向,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突破半导体光电子器件及集成技术的瓶颈,研制出自主可控核心光电子器件,以实现其在光通信、光互连、光传感等领域的典型应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这些中国制造重点领域都离不开一项支撑技术——激光技术。
而半导体激光器是全固态激光、光纤激光、气体激光等的泵浦源,是核心器件,不可或缺、不可替代。但我国在激光芯片方面的发展现状却是低端芯片依赖进口,高端芯片受制于人。
1996年11月开始实施的《瓦森纳协定》明确了对中国禁运的半导体激光芯片的清单,且随着技术的演进,每年清单中的器件类型、器件指标都在不停更新,旨在将中国的半导体激光器应用技术限制在低端水平。
2003年博士后研究工作结束后返回半导体所的郑婉华,只想到了一条出路——突破高性能激光芯片技术,而且必须探索一条自主发展的道路,实现换道超车。
当年她向科技部提出建议,中国应该创新发展光子晶体半导体激光器新原理与新技术,解决半导体激光面临的功率密度低、光束质量差的世界性难题。这一提议不仅获得了“863”项目的支持,后期也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新项目的帮助。郑婉华团队在2006年率先在中国实现光子晶体激光的突破,中国也成为了当时实现光子晶体激光激射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许多半导体人都有着和郑婉华一样的境遇和经历。“限制”反而成了光电子技术突破的磨刀石。
同样艰难迎战的还有光通信芯片团队。国家宽带网络建设的核心芯片,以前主要掌握在美国、日本、韩国、丹麦及英国等国的几家企业手中,中国以进口芯片封装为主。面对国家光网络建设需求,半导体所经过10多年的技术攻关,不仅解决了光分路器及AWG芯片设计及关键工艺问题,还实现了光分路器及AWG的成果转化。如今,光分路器芯片全球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AWG芯片实现海外市场突破,有力保障了我国宽带网络建设芯片的自主可控,促进了我国硅基光子学器件的产业链完整性建设。
度过漫长的沉默期
光电子技术,特别是芯片技术,一头是研发,一头是制造。要从这一头走到那一头,并且稳稳地落地,常常是孤独又漫长的。
2010年,半导体所光通信芯片团队开启了成果转化之路。10年中,他们需要解决损耗均匀性、芯片良率、工艺稳定性、一致性及可靠性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在半导体所基础研究中并非重点关注的问题,而在产业化中却是必须解决的。”半导体所研究员安俊明告诉《中国科学报》,为此,一款芯片需要30多次的设计优化制版、上百次的实验流片验证,才能使芯片性能达到国际同类芯片水平,与国外芯片同台竞争。
他说,团队还非常注重每个细节的芯片开发方式。“比如AWG芯片,结构中分五大部分,还有上千条波导的结合,而涉及的性能参数,每个通道就有十多个,看似千头万绪。一个参数的好坏受多方面的影响,如何准确判断问题所在?团队人员会把芯片的每一部分分别进行研究,不放过任何可能的影响因素,才使问题一步步得到解决。”
为了加快研究进度,团队想尽了各种办法。安俊明说:“我们经常会有一些方案,大家会预测结果,比如我们曾经预测第一次流片的光分路器损耗,有的说会达到10dB以下,有的说刚流片,不会那么乐观,这种打赌的方式也提升了转化速度。”
郑婉华也坦言,实验室的技术成果向市场转化的过程困难重重。
在她看来,半导体激光芯片是一个高资金投入、高密集人才、高度设备依赖的技术,如果上述问题得以克服,仍然面临实验室样品向批量化转移中的诸多工程技术难题。“因为我们先于国外开展这种高端激光芯片的批量制造,因此解决这些难题没有捷径可走,必须投入时间、人力、物力,且需要全体人员不浮躁、沉下心,一个难题一个难题攻克。”
“半导体光电子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目前都是硬骨头工作,存在发表文章难、出成果难的问题。在人才培养方面,由于很难获得各种人才称号,我们只能以身作则,以国家需求为己任,留住人才。”郑婉华说。
壮大转化队伍
半导体所除了以基础前沿为引领来立身,同样重要的是在全面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作用。急国家和市场之所需一直是该研究所坚持的科研文化。
郑婉华表示,得益于国家、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和研究所在技术转移方面的优厚政策,最大化地提升了年轻人的收入水平,从而逐渐吸引了一些有理想、有抱负的博士生留下来,投入到这项事业中。
对科研人员而言,要投身转移转化,最难转变的是思维。如果思维转变不过来,再好的政策也无法推动。这就要求部分研究人员带头去从事成果转化工作,从而形成示范效应,让更多人加入这一行列。
目前,以半导体所为技术方的河南仕佳已成为国际上规模最大的光无源芯片生产企业。今年8月,河南仕佳正式在科创板上市,这也为半导体所人走在成果转化的道路上加足了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半导体所已经形成了一支从理论分析、设计优化、工艺开发到产业化应用,完整的、训练有素的、敢于啃硬骨头的团队。也因此,半导体所承担了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重点专项(弘光专项)“硅基二氧化硅阵列波导光栅芯片产业化”,实现了我国数据中心及骨干网核心波分复用芯片的国产化,更加提升了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提到团队培养的经验,安俊明表示,“我们的特色是把研究生的培养放在产业转化一线,使他们掌握的知识更接地气,他们的许多经验、教训来源于生产实践,这在研究所是无法得到的。”如此培养的年轻人,在今后从事科研的过程中,也会更注重我国光电子产业链中的难点问题、设计及开发的实用性和产业转化的可行性,更注重解决国家急需的产业化难题。
来源: 《中国科学报》
1nm后的芯片,靠什么?
imec 开发了 MRAM 技术,可将自旋轨道扭矩 (SOT) 层和磁隧道结 (MTJ) 柱减小到大致相同的尺寸。它声称可以将功耗降低到传统技术的三分之一,将重写周期寿命延长10的15次方,并减少存储单元面积。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率先集成了压控 MRAM 和 CMOS 外围电路。MRAM的切换时间极短,为0.7ns(电压1.8V)。原型芯片的读取访问时间为 8.5ns,写入周期寿命为 10 的 11 次方。
将计算功能纳入传感器中
我还想关注“传感器内计算技术”,它将某种计算功能集成到传感器中。包括旺宏国际在内的联合研究小组将展示基于 3D 单片集成技术的智能图像传感器。使用 20nm 节点 FinFET 技术,将类似于 IGZO DRAM 的存储层单片层压在 CMOS 电路层的顶部,并在其顶部层压由二维材料 MoS2 制成的光电晶体管阵列层。光电晶体管阵列的布局为 5 x 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西湖大学的联合研究小组设计了一种光电神经元,由一个光电晶体管和一个阈值开关组成,用于尖峰神经网络。对连续时间内的传感信号(光电转换信号)进行压缩编码。
在硅晶圆上集成 GaN 功率晶体管和 CMOS 驱动器
对于能带隙比 Si 更宽的化合物半导体器件(宽禁带器件),在 Si 晶圆上制造氮化镓 (GaN) 基 HEMT 的运动十分活跃。英特尔在 300mm 硅晶圆上集成了 GaN 功率晶体管和 CMOS 驱动器。CMOS驱动器是GaN增强型n沟道MOS HEMT和Si p沟道MOS FET的组合。用于GaN层的Si晶片使用面。对于 Si MOS FET,将另一个面的硅晶片粘合在一起,只留下薄层,用作沟道。
CEA Leti 开发了用于 Ka 波段功率放大器的 AlN/GaN/Si MIS-HEMT (38-3)。兼容200mm晶圆Si CMOS工艺。通过优化SiN栅极绝缘膜原型制作的HTMT的ft为81GHz,fmax为173GHz。28GHz 时的 PAE(功率负载效率)极高,达到 41%(电压 20V)。假设我们已经实现了与 GaN/SiC 器件相当的性能。
6400万像素、像素尺寸为0.5μm见方的小型CMOS图像传感器。
在图像传感器中,显着的成果包括像素数量的增加、像素尺寸的减小、噪声的减少以及自动对焦功能的进步。三星电子已试制出具有 6400 万像素、小像素尺寸为 0.5 μm 见方的高分辨率 CMOS 图像传感器。
使用铜电极混合键合堆叠三个硅晶片,并为每个像素连接一个光电二极管和后续电路。与传统型号相比,RTS(随机电报信号)噪声降低了 85%,FD(浮动扩散)转换增益提高了 67%。
OmniVision Technologies 开发了一款 HDR 全局快门 CMOS 图像传感器,其像素间距为 2.2μm。它是通过将两片硅片粘合在一起而制成的。FPN(固定模式噪声)为1.2e-(rms值),时间噪声为3.8e-(rms值)。
佳能已经推出了双像素交叉 CMOS 图像传感器原型,其中一对光电二极管以 90 度扭转排列。通过全方位相位差检测执行自动对焦 (AF)。AF 的最低照度低至 0.007 lux。
来 源 | 半导体行业观察(ID:icbank)编译,作者:福田昭相关问答
电子技术应用 是学什么课程有哪些[回答]计算机操作及应用、电工原理、电子技术、逻辑设计、微机原理、高频电路、电子线路CAD、电子线路设计与工艺、PCB设计与制作、工业电视、检测技术、...
电子技术 最早的 应用 领域?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最早的应用领域是科学计算。具体的发展是:当初,世界上第一台电字数字计算机ENIAC的研制目的是为了进行火炮的弹道计算,可见,电子计算机的最...
职高的 电子技术应用 是什么呀? - 快乐的小真 的回答 - 懂得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专业他要学的课程不同的学校开的课程不一定一样,但是大体差不多有,高频、低...
电子技术 的 应用 从生产到生活让人们都能感觉到它的存在意义。怎样能感受到量子技术的 应用 ?首先,对于电子技术的应用,其实有很多是不可感知的。你能感知的部分属于前端类,消费类的产品和技术比如手机,电脑;还有很多是无法感知的技术,比如华为通信设...
职高的 电子技术应用 是什么呀? - 懂得现代电子技术行业,可从事现代电子产品开发、生产管理、设备维护、电子工艺与质量管理、技术支持、工程施工、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工作。理论课程:...
电子技术应用 学什么?主要课程:电子产品项目管理与营销技术、电工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PCB设计与制作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电子产品制造技术、传感器应用技术、电子信息专...
...用B.电力的广泛 应用 C. 电子技术 的应用D.网络 技术 的应用_作业帮[最佳回答]解析分析:由图②所处的时间可以判断是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因此,这一时期先进的生产力代表应为电力的广泛应用。故选B。A项是在19世纪末期之...
电子技术应用 是干什么的?电子技术应用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
应用电子技术 ,是什么?应用电子技术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个专科专业,属于电子信息类,修业年限为三年。应用电子技术主要研究智能电子产品设计、质量检测、生产管理等方面基本知识...
运用 电子技术 是学什么的?运用电子技术是学习和应用电子原理、电子器件、电子电路、电子系统等知识,以设计、开发和维护电子设备和系统的能力。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电子工艺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