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电消费动力强、潜力大
来源:人民日报
迁新居,添家具,最近老王脸上洋溢着按捺不住的喜悦。老王名叫王建新,今年64岁,前阵子和老伴随儿子小王一同搬进山东济南的新房。
可前几日,老王与儿子外出买家电时,一路上没少拌嘴。为啥?为的竟是一台电视。
“价格便宜是关键。”在老王看来,电视无非是用来看个节目,没必要花太多钱。
“功能体验最重要。”小王爱看足球赛,一直盘算着买个大屏电视,看球赛更带劲。
你一言,我一语,俩人各执己见。走进历下区一家商场,逛了几家店,面对琳琅满目的电视,老王挑花了眼,不禁感叹:“我结婚那会儿,进商场买电视,看到的大多是外国牌子;现在国产电视不但很先进,还成了商场‘主力军’。”
拐进海信电视门店,小王左瞧瞧、右看看,相中了一款85英寸的电视。电视播放的样片中,瓷器纹理清晰可见,画质细腻入微。“这台智能电视是我们的畅销款。”导购员迎上前介绍。
一听“智能”俩字,老王头摇得似拨浪鼓:“老家的电视安了机顶盒后,光遥控器就有好几个,想看个节目都不知道咋按。再来个智能电视,怕是更晕头转向嘞!”
“智能不是添堵,而是帮你操控更方便。”导购员清清嗓,对着电视下了指令——“播放京剧”。话音刚落,屏幕上立刻跳出很多京剧节目供选择。
“嘿,这台电视挺‘聪明’。”老王是个戏迷,看到电视能自动点播京剧,瞬间来了兴趣。
接着,导购员又打开赛事专区,画面中两支足球队对决正酣。突然,一名球员虚晃一招,躲过对手封堵,猛踢一脚,“呼——”球好似带着风声飞出屏幕。小王很惊喜,“像在现场一样,舒畅!”
“不光如此,这款电视与同品牌其他家电相联后,还能自动接收指令、操控开关……”导购员一一演示。
瞧父亲看得津津有味,小王笑眯眯凑上前:“咋样,心动啦?”“功能挺实用,可是……”老王眉头紧蹙。小王知道,这是担心价格了。
“现在买,合适着呢!”导购员指向电梯口,那里贴着一条“以旧换新”的促销横幅,“用旧电视来换,可抵一笔;加上满减、商场折扣券,能再便宜1000多元。”
“旧电视用了快10年,也能抵?”小王问。
“只要能正常开机,就能抵。”导购员点点头。
“这么算下来,能便宜2000多元。”老王盘算着,“价格在预算范围内,还是国产大品牌,质量有保障,功能也丰富,值!”
几天后,父子俩高高兴兴地抱着旧电视去商场,把新电视抱回家。回家路上,父子俩又拌起嘴来——
“这周六,我要叫几个朋友来一起看球赛。”儿子计划着。
老王扭过头:“买电视那天就说好了,周六我约朋友来家听戏,你咋说话不算数?”
链接
智能家电消费动力强、潜力大
从智能电视到智能音箱、智能厨电,近年来各类智能家电持续上新,激发消费需求不断释放。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智能家电市场规模超6500亿元,2023年超7300亿元,预计2024年将达8100亿元。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研究所研究员邱灵分析,智能家电市场蓬勃发展的背后,是供需两端协同发力。看供给,我国已形成从原材料供应到成品制造的完整产业链,加之不断增强的自主创新能力、质优价廉的多元产品体系、与日俱增的品牌影响力,共同构筑起国产智能家电的竞争优势;看需求,国内家电市场进入以品质化、个性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更新换代阶段,海量需求为智能家电带来全新市场空间。
展望未来,从智能家电产业趋势看,我国每百户智能家电拥有水平仍不够高,智能家电消费动力强、潜力大;从政策支撑看,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加力支持,为智能家电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报记者 韩 鑫)
电子行业景气复苏,半导体自主可控初现成效
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 刘婧汐 广州报道
2024年是电子行业业绩反转年,行业内各个细分环节业绩同比均有明显改善,行业整体业绩高增长。
得益于行业逐渐复苏,AI训练和推理需求快速增长带动相关芯片需求旺盛,叠加去库存进入尾声,电子行业景气度进入上行通道,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恢复增长态势。2024年1-8月,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长4.9%,其中,电子、家用电器、汽车行业上市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7.6%、13.8%、10.7%,成为出口“新三样”。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载体之一,电子行业上市公司业绩显著改善。2024年上半年,电子行业(选用 SW 及 CTI 电子行业指数)整体营收同比增长1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1%。单季度来看,24Q2电子行业整体营收同比增长11%,环比增加11%;整体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8%,环比增长36%。
多因素叠加驱动
多因素叠加驱动,消费电子、半导体板块复苏明显。
消费电子板块景气度上行带动收入增长,盈利能力持续回升。 收入方面,2024Q2消费电子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环比增长6%。24H1消费电子板块营收同比增长12%。利润方面,2024 Q2消费电子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环比增长5%,24H1消费电子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9%。上半年受到终端景气复苏的带动,消费电子板块营收及利润显著回升。下半年进入传统旺季,AI PC、AI手机等有望开启换机周期,带动行业整体需求回暖。
细细来看,消费电子零部件组装盈利高增,PCB 稼动率同比显著提升。立讯精密、歌尔股份、蓝思科技等消费电子零组件龙头厂商收入及盈利水平显著改善,收入同比+6.6%/+0.1%/+29.31%,归母净利润同比+25.12%/+167.89%/+12.72%。
龙头企业业绩高涨主要系消费电子景气度提升,大客户新品拉货需求上行带动产业链稼动率改善。PCB公司鹏鼎控股、东山精密收入同比+32.3%/+24.15%,归母净利润同比-27.03%/-23.14%。根据立讯精密业绩预告,2024Q3 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34.53~38.22亿元,同比+14.39%~26.61%。鹏鼎东山伴随高附加值新料号持续导入,下半年有望持续突破。歌尔股份产品结构优化以及海外m客户新品逐步推出,2024H2业绩有望实现进一步增长。
半导体板块延续逐季增长态势,复苏趋势明显。 24H1,半导体板块营收和利润均保持增长态势。营收方面,24H1半导体行业整体营收同比增长12%;利润方面,24H1半导体行业整体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3%。单季度情况来看,24Q2半导体板块营收同比增长26.0%,环比增长17.0%,连续6个季度实现了同比增长;24Q2半导体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2%,环比增长64.3%。24H1半导体板块复苏态势延续,下游AI相关需求旺盛,国产替代不断推进,整体来看呈现向好趋势。
细细来看,半导体制造、封测、设备板块受益景气度向上以及自主可控进一步推进,相关板块公司业绩同环比均实现稳步增长。
中国集成电路制造行业24Q2收入243.27亿元,环比增长11.29%,同比增长24.83%,板块强势反弹。其中,中芯国际24Q2收入13.63亿美元,环比增长 8.2%,同比增长22.66%,毛利率上升超预期,达到13.9%。产能利用率12英寸已满产,综合产能利用率达85%。24Q3预期本土需求提升,12英寸价格向好,预计收入环比+13%~15%,毛利率18%~20%。
中国集成电路封测行业24Q2收入209.73 亿元,环比增长18.78%,同比增长24.23%,自 23Q3 同比增长率由负扭正,同比收入持续维持正增长。2024Q2半导体设备板块营收增长趋势不改,毛利率维持40%高位。
设备公司订单维持高增速,北方华创截至2024年5月,北方华创新签订单达到150亿元。中微公司2024年全年新签订单预计达到110亿元~130亿元,创历史新高。拓荆科技新签订单高速增长,公司24H1 新签订单同比+63%,24Q2新签订单同比+93%,后续营收兑现可期。
分析原因,广发证券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耿正认为,在供需关系的波动下,电子行业呈现出周期性成长的趋势,可以进一步拆解为产品周期、资本支出/产能周期、库存周期三重基本周期的嵌套。
“2022年下半年,下游需求减弱,叠加上游产能恢复,行业整体处于周期下行阶段,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进入同比衰退阶段。2024年上半年,得益于行业逐渐复苏,AI训练和推理需求快速增长带动相关芯片需求旺盛,叠加去库存进入尾声,电子行业景气度进入上行通道,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恢复增长态势。”耿正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同时,国泰君安证券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舒迪表示,“2024年电子行业的业绩驱动因素主要包括库存周期、AI创新、自主可控。本轮补库始于2023年Q2-Q3季度,消费电子手机/PC持续了约3-4个季度的拉库存动作,直接带动相关元器件价格修复性上涨,以存储芯片为例价格涨幅高达70%~80%,相关环节利润修复明显。AI创新方面海外投资强度高于国内,以英伟达为核心的云侧AI资本开支投资预计将至少持续2年至3年,直接拉动相关产业链订单高增长。此外,中国大陆半导体成熟工艺自主可控仍在加强,大陆成熟制程Fab产能利用率明显高于海外。展望未来,上述业绩驱动因素中,补库周期正接近尾声,AI创新海内外持续共振,半导体自主可控步入先进制程领域”。
此外,舒迪认为,“上半年在消费电子、IoT、出口等行业补库存拉动下,电子行业利润增速较高;下半年预计环比上半年持平,鉴于去年同期业绩高基数,下半年业绩同比增速会有所放缓”。
半导体自主可控初现成效
半导体自主可控初现成效,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终端消费市场和半导体销售市场,承接了全球半导体产业向国内的迁移。2023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为356.97亿美元,同比增长29.47%。另外,从全球和中国整体半导体销售数据来看,2024年5月份全球销售数据同比增速达到最高19%,中国同比增速为24%。
图源: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根据芯八哥以及各公司官网数据,华虹半导体2Q24产能利用率100%,MCU、Nor Flash、服务器电源等产品线订单增长,拟下半年将晶圆代工价格提升10%;中芯国际2Q24产能利用率90%,客户库存逐渐好转。
而关于其他Fab二季度产能利用率,台积电85%~90%,三星85%~88%,联电65%,格芯70%~75%,世界先进50%,力积电60%,产线利用率远不如华虹与中芯国际。自2019年全球科技摩擦以来,中国大陆Fab陆续突破BIS堆叠、IGBT、SiC MoS、车规/工规MCU、高压BCD(120V量产在即)等成熟制程领域高壁垒工艺平台,从2024年上半年产线反馈来看,中国大陆成熟制程产能利用率冠绝全球,工艺水平、价格、交期等达国际一流水平,举国体制推进的半导体国产化进展在成熟制程领域取得成效。
随着技术的迭代,业界对先进制程的判定标准也在发生变化,通常14nm以下的逻辑代工、1X以下的DRAM、128层以上的3D NAND会定义为先进制程。而更为严苛的分类限定至,5nm以下的逻辑代工、DDR5/HBM、232层以上的3D NAND。在BIS限令出台后,由于制造设备等管控,中国大陆先进制程技术发展受阻,仍需投入大量人才、资金、政策协调、时间来进行先进制程攻坚克难。举国体制推进的半导体国产化下一阶段为DUV+国产设备的先进制程领域。
从产业链配套层面来看,在中游晶圆制造环节,中国具备成为全球最大晶圆产能基地的潜力,并对半导体设备等本土产业链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中国打造制造强国的战略下,政府在产业政策、税收、人才培养等方面大力支持和推进本土半导体制造和配套产业链的规模化和高端化。
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凸显出供应链安全和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和急迫性。面对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以及海外对半导体制造技术的制裁与封锁,国内各部委与地方陆续出台对人工智能与集成电路等先导产业的相关配套政策支撑,包括《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等,助力科技产业长远稳健的壮大发展。
2024年电子行业业绩的反转,主要由库存周期、AI创新、自主可控等因素驱动。展望未来,补库周期正接近尾声,AI创新海内外持续共振,半导体自主可控步入先进制程领域,相关配套政策持续支持,行业稳健向上发展可期。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问答
电子电器应用 与维修 前景 如何?不错因为随着现代科技的日益发展,电子电器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和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而维修服务则是随之而来的必需品,在人们对电器设备使用越来越频繁的情况...
电子 电气 应用 专业就业 前景 ?就业前景不错。电子电气技术应用专业涉及的工作范围比较广,有些家长认为这个专业只是面向家庭用电,其实不仅仅是如此。该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面向装备制造业、...
电子 电气专业就业 前景 怎样?电子电气专业,这是一个非常优秀专业,电子电气专业的就业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就业岗位,就业机会都非常充足,每年电子电气专业毕业大学生都是抢手货,就业率在90...
电气专业 前景 如何?将来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电气专业前景堪忧,因为高不成低不就,去一线干活又不甘心,而单位也没有那么多岗位,想自己研发又没有资金,一般刚毕业还不如普通技工,没实际经验,考证吧,现...
应用电子 技术专业好就业吗?1、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简介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掌握电子仪器测量技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应用技术、微电子组装(SMT)技术,具有电子产品生产过程管理、质量检测...
船舶 电子 电气工程就业 前景 如何? 申请方[回答]其实很多关于海洋船舶的专业大家都会觉得不好就业,觉得就业前景不可观,觉得就业方向比较窄,但其实没有的哦!下面就给你介绍一下船舶电子电气的就业,...
做电路有前途吗?电路:由金属导线和电气、电子部件组成的导电回路,称为电路。在电路输入端加上电源使输入端产生电势差,电路连通时即可工作。电流的存在可以通过一些仪器测试出...
电气类专业就业方向及 前景 ?3、进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外企如ABB、国企如南瑞、私企如深瑞等知名企业。4、进制造企业:制造行业就业面就更广了,如汽车行业、电子行业、新能源行业、建筑行...
电力 电子 技术的 前景 ?前景不错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新兴技术,它是由电力学、电子学和控制理论三个学科交叉而成的,已成为现代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不可缺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培养...
电气专业前途怎么样?就业前景很好。电气是一个涵盖面非常广的学科,涉及到电力、电子、通信、自动化等多个领域。因此,电气的就业方向也非常多样化。以下几个方向:1.电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