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心脏漏跳、睡眠不足……智能手表的数据能信吗?
智能可穿戴设备应用场景变多
能对多项健康指征进行监测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进步,智能可穿戴行业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智能可穿戴设备与用户需求的契合度也迅速提高,不仅让用户的体验感更好,还催生出更多的应用场景。
有消费者表示,“以前买的运动表,只能看我每天的运动量和燃烧的卡路里。现在的手表可以监测我的心率、血压、血糖和体温。”
从产品性质来看,目前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主要分为消费级智能可穿戴设备和医用级智能可穿戴设备。其中,消费级智能可穿戴设备主要针对普通健身爱好者,通过对运动量、心率、呼吸睡眠、热量消耗、体脂等健康指征进行监测。实现自我健康管理。而医用级智能可穿戴设备主要服务对象为各类疾病患者人群,对特定疾病患者人群的血压、血糖、心电等体征数据进行实时监测。
记者从多个电商平台了解发现,目前市面大家熟悉的几个品牌销售的智能手表、手环等,大多为消费级智能可穿戴设备。而医用级智能可穿戴设备,一般多为子女给家中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购买。
显示心脏漏跳、睡眠不足……
可穿戴设备数据能否作为权威参考?
具有睡眠监测功能的手环不仅能将深度、浅度睡眠分区显示,还会用各类图表、曲线一目了然地呈现出来。不过,这些数据也引发了部分消费者的焦虑。“有时明明感觉睡得挺好,监测下来却发现,深度睡眠时间只有不到3个小时,反倒增加了心理负担。”
可穿戴设备进行睡眠监测,能否作为权威参考?对此,武汉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旃培艳表示,智能可穿戴设备监测的是一些简单可获的数据,有一定的参考依据,但更科学的评估睡眠的手段是去医院就诊,通过睡眠多导图进行监测。
“智能可穿戴设备主要通过监测心率、呼吸、体温、心率和呼吸变化的节律,来反映大脑在睡眠中的变化,它和脑部睡眠时期的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反映出来的数据并不完全准确。睡眠障碍有很多形式,我们要更科学地进行睡眠期间的监测。”
除了睡眠监测,有消费者反映,自己购买的智能手表经常显示心脏漏跳,随后多次去医院就诊,却发现没有问题。
对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马为表示,部分智能手表已经取得了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认证,可以为个人提供健康监测,也可以为医院和科研院所提供参考数据,但这些数据并不作为诊断的唯一参考依据。
技术进步
让智能可穿戴设备更好地服务生活
同其他大多数电子设备一样,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续航能力不足也是个痛点。多款知名品牌的智能手表需要每天进行充电。
业内人士认为,智能可穿戴产品目前在运动休闲娱乐领域市场日益成熟,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重视程度的上升,智能可穿戴设备在健康管理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未来不仅能解决消费者当下的健康问题,还可以借助物联网最终建立大健康生态链。
安徽省人工智能协会副理事长范美辉表示,“我们认为有两个最核心、最尖端的方面。一是传感器芯片,未来它将能够量化和感知更多的人体生理和生命体征,提供更多数据监测的维度;二是人工智能算法,未来将能够拓展更多的功能和应用场景,甚至提供情绪价值,从数据监测体征感知到分析发现和反馈问题,最终提供解决方案,帮助用户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重磅!血糖控制与新冠死亡率密切相关,中国经验划出指征“红线”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日前报道,纽约州最大的医疗保健系统内,新冠肺炎死亡患者普遍患有1个或多个基础性疾病,其中糖尿病患者死亡率最高。
《柳叶刀》也在4月24日发文称,虽然全球区域的比例有所不同,但新冠病毒感染大流行中20-50%的患者患有糖尿病。新冠肺炎患者中,有糖尿病的致命后果风险比没有糖尿病的高出50%。
如何干预治疗糖尿病合并新冠肺炎患者?有没有生命极限的指征“红线”?
5月1日,《细胞·代谢》杂志发表我国学者研究成果,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李红良教授团队通过对湖北省19家医院9663例确诊的新冠肺炎病例进行了回顾性纵向多中心研究,首次明确回答了生命极限的指征“红线”。维持血糖变化范围在3.9-10.0 mmol/L以内,将大大降低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率。
相关论文甫一刊出,就被FOX、ScienceDaily等多家国外新闻网站报道,引发国际关注。
中国经验的“数据化”总结
“我国的二型糖尿病患者为10%左右,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二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更高,有些国家甚至超过30%。”论文通讯作者李红良对科技日报表示,将我国患者的诊疗经验,通过大数据挖掘的方式提炼出来,形成诊疗规范和指南,将回答很多国际上同行的疑虑,为他们抗击疫情提供切实有效的参考和帮助。
基于有效的数据挖掘,将更加科学、有效地总结中国经验,也为人类对战新冠病毒地经验给出明确、可执行的方案和答案。
“对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病例的数据整理,面临着繁琐的分组、数据清洗等工作。”李红良说,很多数据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完整和清晰,例如在此次纳入调查的病例中,有872名患者没有完整的电子病例档案,有病例档案的142名患者的血糖指数又是不可用的,这都需要在数据统计时有所标识。
抢时间也是进行“数据化”总结的一大挑战。“新冠病毒是一种狡猾的病毒,它对人体机能的‘侵略’是多样性的,此外人体是复杂的,如何建立不同要素、变量之间的关联,也是大数据处理方面需要有所考量的。”李红良说。
例如,在血糖指标方面,由于在人的生命历程中,血糖指标应根据不同的年龄段有所差异,例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宁光曾表示,血红蛋白降低在老年人中非常普遍,统一标准在筛查糖尿病可能会出现问题,因此需要细化指标。
因此,在此次纳入调查的9663例确诊的新冠肺炎病例中,有1013名患者的年龄在18周岁以下或75周岁以上,在数据统计时做了单独分组。
划出新冠肺炎患者血糖控制的指征“红线”
经过严格的数据分析,研究团队揭示了对糖尿病合并新冠肺炎患者的诊疗规律。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需要接受更“猛烈”的治疗,以控制新冠肺炎症状。例如抗真菌药物的使用量是非糖尿病的两倍,免疫球蛋白的使用量高4%左右,抗高血压用药需用量高一倍……
吸入氧气量(76.9%对61.2%)、无创通气(10.2%对3.9%)和有创通气(3.6%对0.7%)对糖尿病二型患者的应用频率也明显高。
“高血糖不利于控制病毒血症和炎症,会加重患者各种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然而,过度严格的血糖控制可能会增加严重低血糖的风险,这也会导致死亡率的增加。”李红良介绍。
那么究竟有没有血糖控制的指征“红线”?
团队对所有患有糖尿病的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数据做了梳理,并计算了血糖控制与死亡可能性之间的关联。“我们发现在住院期间,血糖控制良好(血糖变异性在3.9-10.0 mmol/L范围内)与血糖控制不良(血糖变异性上限超过10.0 mmol/L)的个体相比,死亡率显著降低。”李红良说,控制良好的患者死亡率仅为1.1%,而控制不良的患者死亡率高达11%。
不仅如此,血糖指标控制良好,将使得治愈患者在病毒核酸检测阴性之后,有更好的康复“状态”,机体的多器官损伤更小。“我们惊讶地发现,在控制良好的血糖组中,患者的预后更加良好。”李红良说,这意味着,控制好血糖是新冠肺炎患者治疗的有效辅助手段。
此前发表在《柳叶刀》(Lancet)医学期刊上的一项来自国际医学专家小组的研究显示,尚未证实新冠病毒会诱发糖尿病,但有证据表明可能。
这种可能使得李红良团队的研究有更多的启示意义,不光对于患者,对普通糖尿病患者和所有普通大众的警示,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坚持锻炼,将血糖含量维持在稳定范围内,将不给新冠病毒“钻空子”的机会。
延伸阅读:
钟南山:新冠肺炎死亡率高于流感,传染性高于SARS
3月18日下午,广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第46场疫情防控新闻通气会,广医一院专场,介绍邀请钟南山院士、广医一院党委书记黎毅敏、广医一院院长黄锦坤、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长何建行等介绍抗疫情况。
我们对新冠肺炎的了解到底有多少?
钟南山院士表示:
1.新冠肺炎有很高的传染性,比SARS、MERS都高。
2.死亡率高于流感。
3.传染还是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但不限于呼吸道传染。
4.到现在为止没有有效的、特异性针对的治疗药物,还没有非常满意的针对性的治疗药物。
来源:综合科技日报、北京日报客户端
流程编辑:TF017
相关问答
氟康唑胶囊说明书_千问健康得了病但又怕打针,听说有氟康唑胶囊,请问氟康唑胶囊说明书是什么?由哪些成分组成?
空腹血糖 10正常吗_千问健康空腹血糖10正常吗_千问健康
糖尿病可以喝东鹏特饮吗?_千问健康糖尿病可以喝东鹏特饮吗?_千问健康
什么叫二型糖尿病_千问健康血糖高达10.1--17.2糖尿病。请回答谢谢
甲状腺肿大的分级标准是怎么样的_千问健康我最近喉咙特别不舒服,就去医院检查了,说我得了甲状腺肿大二级,想知道甲状腺肿大是怎么分级的?
心脏做照影血管堵多少必须做支架[回答]你好!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如果堵塞80%以上就是支架植入手术的指征。根据您叙述的情况,建议您到正规医院就诊,做一下胸部CT检查,排除一下肺部疾病引起...
甲亢如果选择手术治疗需要多长时间,从住院_千问健康甲亢如果选择手术治疗需要多长时间,从住院到出院
维生素c多大程度影响尿检我要看有没有隐血吃胡萝卜_千问健康尿常规在临床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一旦发现尿异常,常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第一个指征...
手机亮伤眼睛,还是暗伤眼睛[回答]指导意见:您的情况多是眼疲劳导致的,按时合理使用一些眼霜以帮助增加眼部肌肤的弹性及结实度,保持眼周皮肤水份平衡。多摄取tzd鱼类,胡萝卜、番茄...
庆大霉素说明书_千问健康我记得夏天孩子身体长痱子的时候,都说让我去买庆大,说抹一遍就很管用,请问一下庆大霉素的说明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