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性电子效应的应用 为什么在跑道上要沿逆时针方向跑步? No155

小编 2025-04-03 电子技术 23 0

为什么在跑道上要沿逆时针方向跑步? No155

公众号回复“公众科学日”了解活动详情

作为热爱运动的新时代苦哈哈,跑步是日常减肥(越减越肥)的一项关键运动。在操场上跑步的时候,会发现绝大多数人都是逆时针跑步,作为具有逆向思维,常常反向超神的智者,小编就时常会想问:为什么大部分跑道都是逆时针的呢?

算了算了,实在想不粗来,去找大佬问问看,明天是物理所公众开放日,刚好用来在女朋友(假装有的样子)面前耍耍酷。。

1

Q

请问为什么有些厚玻璃从侧面看是墨绿色的呢?

by 咖啡稽

A

首先,简单介绍下,玻璃之所以显绿色,是因为内部掺入了亚铁离子,不同价态的不同金属元素掺杂也会产生不同的颜色,这和元素的光谱特征相关,相信经常关注的小伙伴们肯定是了然于胸(不清楚的小伙伴赶紧复习一波呀)。而我们这里主要要解决的是,为什么掺杂微量亚铁离子的玻璃,从正面看远不及从侧面看,表现出的墨绿色来得明显。这就要介绍一下化学分析中常涉及的光吸收的基本定律,比尔-朗伯定律,也就是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通过某一均匀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时,其吸光度与吸光物质浓度,以及厚度成正比。我们现在假设玻璃中主要掺杂成分就是亚铁离子,而玻璃本身是透明的,所以吸光物质主要就是微量杂质亚铁离子,那么很明显厚度越大,吸光度越大,也就越发绿了!

By Aaron Chen

2

Q

跳跳糖里有什么物质?

by 唐老鸭

A

跳跳糖是一种口感独特的糖果,大部分人小时候都吃过。那么跳跳糖这种独特的口感是怎样形成的?

跳跳糖之所以拥有如此奇特的口感是因为在糖果的内部密封有高压的二氧化碳,当口中含着跳跳糖时唾液会将表面的糖逐渐溶解掉,这样气泡破裂二氧化碳就会跑出来而产生独特口感。

跳跳糖的制作方法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在将所有的原料混合后,一起溶解在少量水中,然后将溶液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150度,再充入二氧化碳,冷却后细微的二氧化碳气泡就包裹在跳跳糖中了。

By Nothing

3

Q

你好,请问一下北极南极为什么有大量淡水,而不是海水?

by 北人东

A

南北极的冰有两种,一种是海中的冰,一种是冰盖中的冰。

海中的冰之所以含盐少是因为在盐水结冰的过程中盐分会析出,这导致盐水结成的冰比盐水的含盐量低很多,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拿盐水冻冰试一试看是否冰的味道变淡了。

对于冰盖中的冰,它其实不是海水结冰形成的,它主要是长时间的降雪形成的,常年的降雪积压在一起,由于自身的压力形成了冰川。

By Nothing

4

Q

惯性为什么和质量有关?

by bbbblack

A

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两个概念,什么是惯性,什么是质量?质量的定义是力和加速度之比,你问力怎么定义?请参看第116期问答。可以看出,在同样大小的力的作用下,加速度越大,质量越小,加速度越小,质量越大。那什么是惯性?惯性可以维持物体原有的运动状态,惯性越大,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能力越强。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能力强指的是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比较难,也就是说同样的力产生的加速度小。因为对于同样大的外力,质量大的物体加速度小,可见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而牛顿直接令惯性的大小正比于质量。

By Nothing

5

Q

为什么大部分跑道都是逆时针的?

by Ksuwydg

A

有关跑步方向的最初规定起源于赛马运动。最初赛马运动的环形跑道并不是在体育场内,而是在人来车往的大街上。由于英国交通实行左侧通行规则,马唯有靠左跑和向左转弯才能避免与迎面而来的马车相撞。这种左侧通行的交通规则使得赛马沿逆时针方向跑成为惯例。

在1908年伦敦奥运会时,左手靠内侧(left hand inside)的规定被采纳,自此,逆时针田径赛道的规定沿用至今。同时,对于长期从事田径运动的人来说,长期一个时针的赛道可能导致左右腿受力不均衡,可以定期更换赛道协调身体平衡。

By Nuor

6

Q

我同桌告诉我铊一般不是正三价,但铊不是和AL同一族吗??

by 某高中化学学渣

A

首先,我们以简单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角度考虑,原子序数越大,意味着原子核质子越多,对核外电子的库伦吸引力也越大,也就意味着电子速度也会很大,甚至接近于光速。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想到狭义相对论效应。这个时候电子的质量大于静质量m0(如Hg,1s电子质量m≈1.2m0)。根据Bohr原子模型,电子轨道半径和电子质量成反比,也就意味着s轨道出现收缩,而外层的d、f电子,由于收缩产生的屏蔽作用,减少了库伦吸引力,从而出现了膨胀,即这一效应使内层轨道的能量降低,而外层轨道能量升高,也就对应常说的相对论性收缩以及膨胀,主要分别作用于s、p轨道以及d、f轨道。

我们也常用相对论性效应来解释惰性电子对(表现比较明显的就是6s2),比较常见的就是金(Au)及其周边的6s2惰性电子对效应,表现为有-1价的类卤素性质的金,0价相较稳定的汞单质,铊相对稳定的+1价等,以及以前专栏曾经涉及过的Pd(4d10)和Pt(5d26s1)的外层电子排布。当然铊也有+3价,就像铅也有+4价,在失去p电子以后再失去6s2电子对导致的结果就是表现出强氧化性,不再是稳定存在了。

By Aaron Chen

7

Q

《1分钟物理》抢不到书怎么办?

by 官方广告君

A

大家都知道(并不),《1分钟物理》和大家见面已经几个月了。然鹅还是有小朋友没有如愿以偿拿到这本专门回答“老师不教,爸妈不会,不问憋得慌”的科学问题的 武林绝学,那么,现在机会来了,《1分钟物理》登上kindle开屏啦~(鼓爪庆祝

随时随地,打开Kindle,就能和物理君面对面,一对一交流科学问题,想想是不是很兴奋呀!

By 官方广告君

本期答题团队:

物理所 Aaron Chen、 Nothing、 Nuor

写下您的问题,下周五同一时间哦~

↓识别下方二维码快速提问↓

上期也精彩

烤火要涂防晒霜吗?| No.154

编辑:香菜大法好

近期热门文章Top10

↓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

1. 首届黑洞PS大赛来袭!为了这张「高糊」的图,中国科学家做出了啥贡献?

2. 物理学四大神兽,除了“薛定谔的猫”还有谁?

3. 地下多大的金矿才能影响到单摆实验?| No.149

4. 为什么用木棍打衣服就可以洗干净衣服?| No.150

5. 为了替你出气,我们给讨厌的杨柳絮来个「以暴制暴」

6. 玩扫雷还有什么技巧?科学家的玩游戏方法你绝对想不到

7. 在我国,没有任何一张地图能告诉你你的真实位置

8. 在客户鱼嘴里提供服务的小清洁虾、清洁鱼,是怎么知道自己不会被吃掉的呢?

9. 你以为土拨鼠只会尖叫?其实它可能正在骂你

10. 你知道为了测博尔特的速度,我们有多努力嘛?

有机化学笔记 第一章第一节:化学键基础

第一部分 分子结构和热力学

第一章 导论分子结构和化学键模型

国外的大部头教材为了使化学看起来像是门理科,大都会从量子力学讲起,这本也不例外,其实波粒二象性、薛定谔方程解这些东西吧,化学向教材里表述的都一样,反而是早年间的《福井谦一有机量子化学》这些有点自己的理解。现在还有很多有机化学书会讲价键模型,所以本书也花了些篇幅介绍了,1.2之后才会讲一些现代概念,(这篇笔记讲不到,至少在下一篇中才会讲到),因为前面的传统内容已经讲烂了。现在的高中党化竞党绝对比我懂,限于本篇笔记的篇幅,就不详述了。

1.1 化学键的基本概念

1.1.1 量子数和原子轨道

Bohr模型、主量子数、角量子数、自旋量子数,s轨道和p规定、自旋配对问题

提到了“电子相关效应 是指一个电子可以感应另一个电子的运动轨迹从而改变它本身的运行路线,这种能力使库仑排斥作用最小并保持系统的能量最低。”这应该是为了和后面的超共轭效应呼应。

1.1.2 电子构型和电子结构图

基态、激发态、能量最低原理、Pauli原理、洪特规则、简并轨道=拥有相同能量的轨道

1.1.3 Lewis结构

1.1.4 形式电荷

对有机化学而言记住几个经典结构就可以了,形式电荷只是一种记录方法,有机化学中其实不算实用。

1.1.5 价电子对互斥规则

这个原理来自简化的静电排斥模型,是一个基础模型,大部分时候尤其是对于有机物而言都是对的。另外注意当中心原子为过渡元素时(具有全满、半满或全空的 d轨道的除外),VSEPR理论不准确。

由于取代的不同,实际测量的数据和以上结构之间会有偏差,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甲烷-氨-水键角的比较,但注意电子对“大小”这个概念只是个合情合理的推论,孤对电子的尺寸是不是比成键电子+链接的基团大,这一问题目前还有争议。

作用:预测几何构型,立体效应,立体位阻。

1.1.6 杂化

Pauling的杂化理论和VSEPR是两个东西,虽然经常联合使用或相互比较,但出发点完全不同。完全理解杂化需要一些结构化学的知识,但现在高中化学已经引入了这个概念,线性组合有讲不清,有时只好搬出VSEPR。另外解薛定谔方程不会直接得到Px,Py轨道。

杂化指数 的概念经常出现在讨论弯曲键,亲核/亲电中心软硬程度等问题上,很多时候看到 sp3.4 之类的概念会感觉摸不着头脑,其实它的逻辑是:从sp杂化到sp³杂化,s的成分越少,键角越小,所以这个概念是用来补充上面提到过的VSEPR模型偏差的。很多时候是由观察结果逆推的,现在因为杂化概念渐渐弱势,这个说法也没什么重要的了,更多是用在教学中。不过现在因为有时会和NBO(自然键轨道)的结果对照,而且用得还是不少,知道一些也好。

二维核磁谱和杂化指数的关系。“s轨道在碳原子核周围电子密度高”、“p轨道更适合于形成键角小的键”,很多地方会把上面这个结论推广到推拉电子问题上。

1.1.7 化学键的价键/分子轨道混合模型

有机中化学键理论主要涉及价键理论VBT分子轨道理论MOT ,详细讲这两个太花时间,可以翻翻结构化学或国外的物理化学教材,注意”Lewis结构式-电子局域化-共振论-杂化论-电负性/电子亲合势-杂化“这一整套是Pauling的理论体系,MOT则是另一套,现在为了更形象地解释一些问题会把两者结合在一起,两者也确实相辅相成,但用MOT讨论共振式其实很奇怪。

高中讨论的σ键和π键属于VBT理论,而成键轨道反键轨道属于MOT,不过现在两者也确实常常联用,因为分子轨道线性组合的计算对大多数人还是太抽象了,‘结合’VBT的杂货轨道可以方便理解。Nodal plane-节面,Bonding orbital-成键轨道,antibonding orbital反键轨道。左图表示的是乙烯中的π键。

σ 键和π 键的形成包括位于相邻原子之间的成键和反键分子轨道,这已经是有机化学家最常用的标准概念。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特性可以用这种概念很好地解释,它是描述有机反应机理的电子推动方法的出发点 。这种化学键理论在有机化学中极其重要。

这张Evans讲义的截图就是上面这段话的一个例子。这里讨论的是卤代烃E2消除的立体化学问题,电子推动的方向是β碳上的HOMO轨道→α碳上C-X键的LUMO轨道,后面应该会细讲这种东西。

VBT和MOT都是以计算为出发点理论,以建立模型-实验证实为主,它们具有很高的理论指导性,所以没有之前的理论种那种根据实验结构修修补补的感觉。

1.1.8 极性共价键。

预测化合物的反应特性需要知道化合物的电荷分布。前面讲了VSEPR 和杂化等概念可以用来解释分子的形状和结构,现在利用这两个理论推测分子内的电荷分布,这是非常经验化的东西,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东西,给人一种有机靠背诵的感觉。虽然现在有计算化学软件,比如高斯软件,可以给出分子的HOMO-LUMO,给出各种可能机理的中间态能量,但是每看到分子反应都用高斯算太费事了,希望随着AI的发展以后有个程序能自动给出这个分子的反应特性。怎么说是因为很多反应的结果确实反直觉,只能看结果推测原因,比如青蒿素还原过程成二氢青蒿素的过程中过氧键可以保留。

几个概念共价键 (极性共价键)、电负性 (Pauling电负性,离子势,电子亲和势)不详述,这里提一点,Fr的金属性不如Cs,理由和6s惰性电子对效应一样。

2019最新的电负性表J. Am. Chem. Soc. 2019, 141, 342−351

部分电荷: 当一个比碳原子电负性更强的原子与碳原子成键时,键上的电子将偏向电负性更强的原子 ,造成在这个原子上带部分负电荷,而碳原子上带部分正电荷。相反,当该原子的电负性比碳原子更弱,碳原子将拥有部分的负电荷。这些部分电荷用δ+ 和δ- 表示:

注意部分电荷形式电荷 是两个概念,电负性差别为1. 7 时,可以认为是50% 的离子键和50% 的共价键。而当电负性差别大于1. 7 时,可以认为是离子键。按照这种观点, Li ,Na , K 与F ,Cl, Br , 1 形成的键为离子键,但一般不强调这个。

由于Pauling的电负性表流传很广,出现了很多奇怪的结论,比如C-I键极化程度比C-H键小,S-O、P-O键极化程度比C-O小,后来更新的电负性表可以解释以上问题。

静电势能面

本节开头讲了,电负性-部分法则属于”半经验规则“,遇到复杂体系将难以处理,比如乙酸乙酯中的两个氧是δ-,氧相连的碳是δ+,这样复杂的部分电荷对推测化学反应没有帮助。

静电势能面能够更加深入地展示分子内的电荷分布,它们来自于对分子电子结构的量子力学计算,完全没有使用电负性、杂化、键偶极或者任何共价化学键模型的描述性特征,不依赖于经验观察的量子力学计算,依据它们的结果可以估计分子内的电荷分布。

在这种图首先会给分子一个表面。该表面与van der Waals 表面相似是通过把每个原子当成一个半径等于其van der Waals 半径的球绘制出来的。静电势能面是一个等密度面,即表面上电子密度处处相等,比如0.002 个电子/Ų。一般来说,负的静电势标红色,正的静电势标蓝色。

”静电势“的概念和物理上一样,可以想象用一个带+1 电荷的非常小的球在等密度面上滚动,通过判断小球是被表面吸引还是被排斥,以及受到作用的能量大小是多少,给出静电势的数值。看静电势能面的图时一定要注意尺度问题。

但注意基态静电势能面只能帮助我们理解分子电荷分布,预测反应过程还是需要计算激发态/过渡态的静电势能面。因为当一个化学反应发生时,一般会发生显著的电荷重新分配。例如,当一个负离子亲核试剂加成到丙酮的醛基上时,过渡态的静电势能面与基态下丙酮分子的明显不同。因为反应过程是由过渡态来决定的,直接使用这些基态的静电势能面来预测或者解释反应是有风险的。

诱导效应

一般有机书上都有,由于电负性不同的取代基(原子或原子团)的影响,使整个分子中的成键电子云密度向某一方向偏移,使分子发生极化的效应。这个效应经常和场效应 相比较,但很多时候都是受两者共同作用。下面这个例子很经典,但这个例子也让一些人把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搞混了。

基团电负性 没什么好说的

杂化效应

之前说的杂化指数问题就在讲s轨道电子和p轨道电子的区别,一般认为:

电负性:sp>sp²>sp³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乙炔、乙烯、乙烷氢的pKa问题,书上的例子是氟甲烷:

H-C-F 键角的减小是由于F 是最强的电负性取代基。F 倾向于与包含更多p 轨道成分的C 原子杂化轨道成键,因为从C 原子的p 轨道吸引电子比从C 原子的s 轨道吸引电子更容易。通常所说的s 轨道比p 轨道具有更好的电子穿透性,表示从s 轨道吸引电子更加困难。

1.1.9 键偶极、分子偶极和四极矩

键偶极、偶极矩的定义和单位、偶极矩的方向、偶极相反端相互吸引 不详述,注意键偶极在判断分子反应机理时很重要,结合部分电荷概念可以推测反应过程。这是一个可测的概念,在溶剂化问题和分子识别问题中也有应用。

分子偶极矩

分子固有属性,可测,是键偶极的向量和。

最经典的问题就是一氯甲烷,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的偶极矩比较。

分子四极矩 也是测试出来的东西,在光谱学中比较重要,有机反应中涉及不多,但还是要贴出来,这部分资料不常见。

学过拉曼光谱和核磁光盘的话应该知道,在对分子电荷分布的完整叙述中,偶极只是级数展开中的一项,应该包括:单极、偶极、四极、八极、十六极……

单极只是一个点电荷,对于离子而言该项占主导。一般中性分子,只讨论偶极,后面的可以忽略,但有时四极也很重要。

四极 是两个偶极的特定排列,使得没有净偶极存在。如果有净偶极存在,就称为偶极,而不是四极。有趣的是,多极的展开遵循一种熟悉的模式:单极看起来像s 轨道(球形) ,偶极看起来像p 轨道( 一个正端和一个负端) ,四极看起来像d 轨道,八极看起来像f轨道,等等。但是静电矩和轨道之间的类比仅仅是为了解释相位性质。轨道并没有极性特征。

一个简单但不一定准确的说法是

(1)偶极矩:1维空间中-q和+q两个点电荷,两者的中点位于原点。

(2)四极矩:2维空间中两个-q和两个+q,共4个点电荷交替地占据正方形的4个角,正方形的中心在原点。

(3)八极矩:3维空间中4个-q和4个+q,共8个点电荷分别交替地占据立方体的8个角,立方体的中心在原点。

写成”笨“也是服了

有机化学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四极矩是苯分子中存在的四极矩。实验测定苯分子拥有一个很显著的四极矩,其电荷分布如图1. 5 所示,也可以看前面的静电势能面图。就像分子偶极矩那样,我们能够将分子的四极矩解释为键的偶极之和。在这个例子中,将六个C(δ-)—H(δ+) 偶极相加得到分子的四极矩。苯分子中存在显著的永久性四极矩是sp² 杂化的C 比H 电负性更强的确凿证据。必须用六个C(δ-)—H(δ+)偶极来解释该现象。注意,环己烷的四极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表明sp³ 杂化的C 和H 的电负性相似。

相关问答

什么叫 惰性电子 效应 ?产生原因是什么?谢谢哦_作业帮

[最佳回答]位于周期表第4.5.6周期的p区元素,有保留低价态,不易形成最高价的倾向,这叫惰性电子对效应.这种现象跟长周期中各族元素最高价态与族数相等的倾向是...

6S2 惰性电子 效应 通用的,别抄百科,我看不懂._作业帮

[最佳回答]就是有效核电荷数增大对这种不规则性,一般用镧系收缩理论来解释,即由于填充在f亚层的电子对核电荷不能完全屏蔽,从而使有效核电荷增加,引起原子半径...

什么叫做 惰性电子 效应 _作业帮

[最佳回答]位于周期表第4.5.6周期的p区元素,有保留低价态,不易形成最高价的倾向,这叫惰性电子对效应.这种现象跟长周期中各族元素最高价态与族数相等的倾向是...

被称作 惰性电子 对的是?

所谓惰性电子对,就是指当原子的原子序数增大时,电子层数增多时,处于ns2上的两个电子的反应活性减弱,不容易成键,例如碳族元素,CSiGeSnPb,其中,碳和...所...

惰性电子 实是什么原理啊(讲过渡金属熔点时书上提了一下,虽然没必要用这个解释,但我想知道是怎么回事)?

位于化学元素周期表第4.5.6周期的p区元素Ga,In,Tl;Ge,Sn,Pb;As,Sb,Bi等,有保留低价态,不易形成最高价的倾向,这叫惰性电子对效应。这种现象跟长周期中各族元...

什么叫做 惰性电子 效应 ?

惰性电子对效应,英文名称:Electronpaireffect,当辐射光子能量足够高时,在它从原子核旁边经过时,在核库仑场作用下,辐射光子可能转化成一个正电子和一个负电...

为什么在中空玻璃中注入 惰性 气体,会有更好的隔热作用?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三个知识点。什么叫中空玻璃,热传递的途径,惰性气体的特性。现代建筑材料的设计,要求保温、隔热、隔声、采光和密封等,中空玻璃因运而生。...

什么是镧系收缩,对元素性质有何影响?_作业帮

[回答]什么叫镧系收缩?原因结果,原因:是由于4F电子对原子核的屏蔽作用较弱而引起的,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的大小取决于原子或离子的最高能级中电子有效电荷Z...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影响?

影响如下1915年,爱因斯坦把狭义相对论发展成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认为,没有物质的时空是平坦的,有物质存在的时空就变得弯曲了,两点之间的距离因物质的存...

过渡金属元素的过渡金属的通性 – 960化工网问答

金属的密度自左向右增大,到铜族前后,出现密度减小现象。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第3过渡系金属密度特别大,重铂金属的密度最大。除s电子外,次外层d电子也可作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