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方向:9大专业前景广阔,你喜欢哪个?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电子信息工程类的一个重要学科,该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掌握电子技术与信息处理方面的理论和应用技能。考研方向包含以下专业名称:
1) 微电子器件与集成电路技术
2) 电子与通信工程
3) 硬件设计与系统集成
4) 嵌入式系统与物联网技术
5)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6) 光电子技术科学
7) 传感器技术与智能控制
8) 网络与信息安全
9) 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
这些考研方向涵盖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多个领域,下面将对每个方向进行客观分析。
1) 微电子器件与集成电路技术:该方向主要研究微电子器件的制备和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制造技术。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集成电路已经成为现代电子产品的核心。学生在这个方向将学习到先进的半导体器件制造工艺和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为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
2) 电子与通信工程:这个方向主要研究电子系统和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学生将学习关于通信原理、调制解调、数字信号处理和无线通信等专业知识,培养掌握电子与通信系统设计与维护的能力。毕业生可从事通信设备研发、网络工程、电子系统集成等相关工作。
3) 硬件设计与系统集成:这个方向主要研究电子硬件设计与系统集成。学生将学习数字和模拟电路设计、嵌入式系统开发和FPGA技术等内容。毕业生可以在电子产品设计、嵌入式系统开发和智能硬件行业等领域就业。
4) 嵌入式系统与物联网技术:这个方向主要研究嵌入式系统和物联网技术。学生将学习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以及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与系统集成。毕业生可以从事嵌入式系统开发、物联网平台设计和智能家居等领域工作。
5)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这个方向主要研究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的相关理论和应用。学生将学习电磁场的基本原理和微波技术在通信系统、雷达、卫星通信等领域中的应用。毕业生可以在无线通信、雷达系统设计和天线技术等领域就业。
6) 光电子技术科学:该方向主要研究光电子器件和光纤通信技术等光电子技术的理论和应用。学生将学习激光技术、光纤通信系统和光电子器件的制备与性能测试等内容。毕业生可以从事光通信设备制造、光电子器件研发和光学仪器等工作。
7) 传感器技术与智能控制:这个方向主要研究传感器技术和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学生将学习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智能控制算法,培养掌握传感器与控制系统设计的能力。毕业生可以从事自动化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的研发与应用等方面的工作。
8) 网络与信息安全:这个方向主要研究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学生将学习网络协议、网络安全技术和信息加密等内容,培养网络安全防护和信息安全管理的能力。毕业生可以从事网络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和数据安全分析等工作。
9) 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这个方向主要研究人工智能和模式识别技术。学生将学习机器学习算法、模式识别方法和人工智能应用等内容,培养人工智能系统设计与应用的能力。毕业生可以从事人工智能算法研究、数据分析和智能系统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以上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考研方向的简介和分析。每个方向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领域,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规划选择适合的方向。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研究领域广泛,毕业生在工程技术领域的就业前景广阔,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专硕」电子信息类值得报考吗?就业、未来形势究竟如何?
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物联网,IT行业发展迅猛,吸引了数以万计的人才,也助推相关大学专业招生和就业的双重火爆。高速发展持续了20多年后,IT行业仍然是毕业生首选吗?电子信息类专业还会热多久?电子信息类专业大热的原因有哪些?电子信息类专业硕士有哪些院校值得报考?就业状况如何?
这篇文章将给你答案。
2020年7月,麦可思数据机构发布了《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在对一线和新一线城市毕业半年后(2019届)、三年后(2016届)和五年后(2014届)的普通高校大学毕业生调查后发现:毕业生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的比例持续升高,2019届本科毕业生中任职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比例(8.9%)仅次于教育业(15.9%),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等本科专业毕业生薪资较高,2019届平均月收入分别为6858元、6145元、5899元;本科生升学比例持续上升,国内读研比例从2015届的13.5%上升至2019届的15.2%,毕业五年内获得研究生学历人群月收入和就业满意度也明显更高。
01为什么说电子信息类专业“大热”?
“电子信息”是一个信息学词汇,它的出现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高密度存储技术的迅速发展并在各个领域里得到广泛应用有着密切关系。
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物联网技术等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在国家新增投资逐步向电子信息产业倾斜,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电子信息产业政策扶持等一系列举措下,电子信息产业不断扩容,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伴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一大批具有竞争力的高新企业应运而生,如华为、字节跳动、中芯国际、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小米等,这些企业的发展更是增加了对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的需求,行业需求直接促进了高校相关专业的招生和培养。
电子信息产业还是研究开发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电子信息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往往属于跨学科、跨行业的系统工程,它的创意、研制、设计等环节是产生营收、利润的重要环节。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中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5%,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1%,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41%,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2%,行业前景乐观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大热”原因之一。同时,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中分布在深圳、上海、北京以及重庆、西安、成都、武汉、长沙等沿海、沿江和中西部一些经济基础比较好的地区,这类地区较好的工作环境本身就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涌入,形成正循环。
02电子信息类专硕,可以选择哪些报考院校?
电子信息是目前及未来世界各国重点发展的热门学科之一,在现代科学研究、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想见,电子信息类专硕仍然是长期被看好的考研专业,随着专硕招生比例提高,将有更多的考生选择报考这个专业。
虽然同是电子信息类专硕,但不同院校部署在不同的学院甚至多个,培养方式、研究方向也各有特色。以北京邮电大学为例,根据该校《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部署,电子信息类专业硕士分别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5个学院开设。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设有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理论、技术及应用;无线大数据与泛在智能系统;信息系统与人工智能、无线VR云游戏、区块链;5G边缘计算系统与应用研发、大数据及应用研发等24个研究方向;
计算机学院 设有物联网服务计算、网络安全、大数据技术;数据挖掘与大数据技术;未来网络技术、大数据与智能计算技术等28个研究方向;2个不区分研究方向的非全日制学科(计算机、软件工程);
人工智能学院 设有Web搜索与数据工程;未来通信与网络、智能信息处理与智能医疗;自然语言处理、多模态人机交互系统与技术等12个研究方向;
电子工程学院 设有智慧教育与移动互联网、AR/VR/MR;通信电子、卫星导航及多媒体;物联网、数据挖掘、视觉信息处理、电子商务;智能光电子芯片和集成电路技术等27个研究方向;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设有网络安全、数据挖掘、情报安全技术;网络安全、云计算与可信服务、大数据分析;网络安全攻防、大数据安全、移动互联网安全等11个研究方向。
在全国高校中,电子信息类专业硕士排名靠前、整体实力较强的院校报考人数较多,且录取分数较高。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等。
近三年高校全日制考研报录比
数据来源:各招生单位官网,报录比=报名人数/录取人数(不含推免)
还有很多院校的电子信息类专业硕士有鲜明的特色,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考生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仔细研读学校的招生宣传材料,考虑招生情况和具体研究方向,参考历年报录比、录取分数综合选择。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拥有一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两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以及多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根据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部署,电子信息类专业硕士由电子信息学院、电子学院、通信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等六个学院设置,集中在通信、集成电路、自动化、电子商务等优势学科相关的研究方向,致力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交叉学科的电子信息专硕人才。
南京邮电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拥有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江苏省信息显示与白光照明工程中心以及江苏省有机光电子学科综合训练中心等为科技创新研究平台。根据南京邮电大学2020版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电子信息类专业硕士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物联网学院、现代邮政学院 等7个学院设置,研究方向除了直观可见的材料科学、人机交互、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等,还包括生物传感材料与技术、模式识别与智能信息处理、物流大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等细分方向,培养目标也非常明确,侧重在胜任本学科或相近学科的管理、科研等工作。
以上两所院校仅为举例,考生可关注意向院校的研究生院网站,多研读培养方向、导师科研课题等,确定报考目标。
03专业就业选择面广,想获得高薪不易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5G技术、物联网等新信息技术的兴起和飞速发展,电子信息类专业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大到航空飞机,小到家用电器,都离不开电子工程技术人员,制造行业也正在向智能化、信息化进行产业升级,因此电子信息类专业硕士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在学信网学职平台的职业调查中,有9.5万人毕业于电子信息类专业,占参与调查总数的36.5%。从行业领域来看,毕业生一般倾向于专业较对口的行业就业,有近一半的毕业生选择了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制造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图1)。更多重点领域就业信息,考生可通过新职业网(教育部大学生就业网,网址:https://www.ncss.cn/keyunits/)查看。
综合职业去向,图2显示,毕业生从事软件与硬件相关职业的比例较高,这些职业薪资待遇丰厚,发展前景好,技术含量高。同时销售和教师职业也是电子信息类人才的热门择业选项。
此外,学历、工作年限和地域对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生的薪酬都有较大影响。
表1 电子信息类专硕部分研究方向毕业0-3年薪资情况
综合电子信息类人才毕业生就业城市和平均月薪来看,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区域的经济圈是电子信息类人才的主要就业地(图3)。同时电子信息类人才毕业4年后的平均月收入相较于毕业0-3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中就业于北京市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生平均月薪最高,基本实现翻倍。
图3
随着工作经验的增长,相关专家、带头人等岗位的月薪能达到8万,但此项工作对个体的要求较高,注重经验积累,例如阿里巴巴旗下的平头哥芯片验证专家招聘条件中要求应聘者有3-5年的相关经验,或者是较高的学历。
04电子信息类专硕研究生,有必要读吗?
知乎上有人问:电子信息类专硕有必要考吗?
其中一名就读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硕士研究生这样回答: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最主要的前提是,你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你要扪心自问你是否能够忍受考研时长达一年的枯燥学习生活,仿佛是再次回到高三的生活,这对你的自制力有着极高的要求。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你很有可能达不成目标,一年的努力不能换来结果。
在考虑完这个问题之后,你需要了解你所在的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研究生就业情况和本科就业情况的具体差距,衡量一下到底考研是不是值得的,以及你本身的具体情况能否支持考研。
如果你是想赶快加入工作,对目前自己的能力还比较有信心,希望能够在工作中来不断磨练自己的,考研就没那么必要了。另一种,你想加强自己的技术水平,对于就业岗位、薪资水平要求比较高,考研是一个比较理智的选择。
参考资料:
①央广网,《麦可思: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发布
②中国产业信息网,《2019年中国电子信息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及2020年行业发展趋势与建议分析》
③北京邮电大学,《北京邮电大学2021年硕士生招生专业目录》
④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⑤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内容来源: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相关问答
应用电子技术 是冷门还是热门专业 - 得得得得仙儿? 的回答 - 懂得这是一个热门专业,不过得看学这个专业的学校比如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大学,这个专业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当然这个专业一般也就设在好大学里,如果是...
电子 科学与 技术 研究生哪个好?1、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方向1: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电子通信工程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构建现代信息社会的工程领域,利用电子科学与技...
物理学研究生就业 前景 和发展趋势?就业前景不错,发展趋势非常好,物理学科中最为实用和热门的专业。国内高等院校纷纷开设自己的应用物理学专业。这为广大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但一些院校...
电子 控制工程研究生就业 前景 ?就业前景是比较不错的。这门专业是研究控制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学员经过系统学习,可掌握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后期可从事系统工...
应用 物理的如果 考研 的话,考取什么方向的研究生就业 前景 比较好呢?电子信息之类的吧,偏工科,好就业,要补的东西也不多。计算机金融什么的建议就不要想了,跨领域大要补的东西多不说,今年的就业就是悲剧,计算机竞争贼大,金...
电子 材料与器件研究生就业 前景 ?就业前景不错电子材料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新兴产业,也是一个高科技产业,涉及到国防、民生等各个领域。光电研究生将来可以从事:LED及半导体照明、新型显示、光...
电子 信息工程 考研 方向及就业 前景 ?大类来说:通信>信号处理>电磁场电磁波(天线)>电路与系统>物理电子学>微电子或集成电路就业好坏关键看学校,985,211的学生(研究生)就业一般很好在二线城市...
电子 信息 考研 过线难不难?难。电子信息专业考研的难度是比较大的,电子信息专业主要涉及的是通信专业和计算机技术专业,这两个专业目前本科和硕士毕业都是比较热门的专业,所以对于考研...
光 电子技术考研 ?光电子技术是由光子技术和电子技术结合而成的新技术,涉及光显示、光存储、激光等领域,是未来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光电子技术确切称为信息光电子技术。20世纪6...
光电 技术 研究生就业 前景 ?很好。光电技术研究生毕业后能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货到信息产业部门,中科院及有关研究所,电信部门,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及有关公司,主要从事光学,光电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