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国有六大行“数字金融”:与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手机银行活跃客户持续攀升金融新篇章
来源:金融研究院
作为五篇大文章之一,数字金融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服务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路径。
今年以来,国有六大行乘着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东风,加快了手机银行的更新迭代和业务线上化发展,数字化运营能力不断提升。其中,截至6月末,工商银行顺应客户线上化、数字化趋势,将手机银行打造成为客户日常服务主阵地,日活客户峰值突破4300万户;中国银行个人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达8986万户,成为该行活跃客户最多的交易渠道;交通银行个人手机银行月度活跃客户数达4522.17万户,同比增幅4.96%。
国有六大行在持续推动手机银行更新迭代的同时,数字人民币推广也在稳中有序的进行。比如,工商银行在半年报中提及,该行率先落地房产交易税费数字人民币“一码合缴”,实现全国统一规范电子税务局数字人民币缴税新突破,支持数字人民币上缴国有资本收益;建设银行数字人民币试点成效显著,跨境应用试点取得新突破,落地“物联网+”和农民工工资智能支付监管等应用创新场景。
手机银行活跃客户持续攀升
校园等高频场景服务不断扩充
现如今,个人手机银行已成为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载体和表现方式,今年上半年以来,国有六大行以数字化驱动零售业务发展,持续加强手机银行的优化升级。
工商银行持续深化数字工行建设、不断增强数字化动能,半年报显示,该行手机银行推出全新9.0版本,客户规模、活跃客户持续攀升,巩固同业领先优势;工银e生活加快7.0版本生态建设,打造跨境、文旅、政务、康养等非金融生态,形成“金融+非金融”良好体验。
从客户数看,6月末,工商银行个人手机银行客户规模与活跃度保持同业第一,顺应客户线上化、数字化趋势,将手机银行打造成为客户日常服务主阵地,日活客户峰值突破4300万户。
此外,企业手机银行方面,6月末,工商银行企业网银和企业手机银行客户1581万户,月均活跃客户697万户,客户规模和活跃度同业第一。
农业银行不断强化数字金融服务能力,建成互联网高频场景超4.5万个,手机银行月活跃客户数达2.31亿户。此外,手机银行日交易量峰值达13.84亿笔,创历史新高,核心系统主要业务时段可用率达到100%。
中国银行数字金融加力推进,6月末,个人手机银行签约客户数、月活客户数分别达28295万户、8986万户,是该行活跃客户最多的交易渠道。
建设银行手机银行有资产客户4.14亿户,较上年末增长1.04%,其中,持有资产万元以上的手机银行活跃客户较上年同期增长10.59%。
交通银行个人手机银行月度活跃客户数(MAU)4522.17万户,同比增幅4.96%;邮储银行手机银行月活客户规模(MAU)达7520万户。
另外,六大行上半年手机银行建设稳步发展还体现在其他方面。比如,农业银行扩充手机银行校园、医疗、出行等高频场景服务,金融数字服务生态持续健全;中国银行在手机银行“银发专区”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发行定制金融产品,进一步丰富养老个人金融产品体系;交通银行上线手机银行英文版,进一步便利境外人士支付需求;邮储银行创新推出手机银行“理财夜市”专区,上线理财产品24小时全天候交易功能。
深耕数字化转型,
与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国有六大行积极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进一步做好数字金融这篇大文章。
农业银行在今年半年报中指出,该行积极应对技术变革加速演进,加快推进新一代技术体系转型,打造面向未来的数字新基建与IT架构底座,深化金融科技应用,赋能业务经营高质量发展。大数据技术应用方面,该行投产首批13个数据湖场景试点,实现大数据底座的存储、计算、批量服务和实时服务的统一上云入湖;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方面,加快以AI技术为驱动的智慧银行建设,密切跟踪大模型技术趋势,持续完善AI软硬件支撑体系,稳妥推动AI+应用场景落地;云计算应用方面,持续推进云原生能力建设,基于PaaS部署的应用比例达到88.7%;物联网应用方面,持续推进线上、线下数据融合,稳步拓展物联网金融场景创新应用。
工商银行围绕“五化”转型整体布局,深入推进数字金融服务与经营体系建设,上半年数字化业务占比98.9%。在持续推进网络金融业务全面风险管理方面,该行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手段提升线上平台智能风控水平,增强风险管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应用大模型、大数据等智能技术打造企业经营智慧管家。
在公司金融领域,中国银行则积极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OCR(光学字符识别)等技术手段提升业务处理效率,助力基层减负增效,优化客户体验,助力客户规模稳定增长。
建设银行持续推进分布式架构转型,开展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应用,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深耕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智能决策等五大领域专业能力。
交通银行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则加快人工智能应用,打造新质生产力强大引擎。运用生物识别、智能语音、图像识别等技术推动业务流程再造优化,实现客户身份远程核实,提升部分贷款产品核实效率;在反洗钱、反电诈领域试点AI解决方案,增强风险防控能力;应用虚拟数字人技术提供全天候服务,提升对客服务智能化水平。
邮储银行借助人工智能、大模型、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构建数据智能分析体系,为同业客户提供深度行业分析、精准机构画像和前瞻数据服务。
中国银行副行长张小东在2024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在数字金融方面制定中国银行数字金融行动方案,包含30项具体行动的措施,持续攻坚推进,其中之一便是显现数字资产价值,依托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有效支持精准营销、风险防控、运营优化和经营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在普惠金融方面,工商银行加强科技赋能,深化数字发展,将线上化、智能化、集约化作为普惠金融主攻方向,加强数据、科技资源投入与整合应用。
农业银行副行长刘洪在2024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该行将全面推进数字普惠金融2.0建设,健全普惠信贷产品体系,完善小微客户专属服务平台惠农驿站的功能,进一步提高普惠金融的服务水平。
数字人民币试点成效显著
深入推进网点智能化建设
作为数字人民币的首批运营机构,国有六大行积极布局数字人民币业务,已成为数字人民币建设发展的主力军。
工商银行在今年半年报中披露,该行数字人民币试点推广稳中有进。数字政务方面,该行率先落地房产交易税费数字人民币“一码合缴”,实现全国统一规范电子税务局数字人民币缴税新突破,支持数字人民币上缴国有资本收益;服务实体方面,创新推出数字人民币保理供应链融资解决方案,支持全国性保险机构搭建数字人民币保费收单渠道,以数字人民币实现企业债募集资金。
同时,在民生保障方面,该行与互联网主流平台合作推出加载预付资金管理智能合约的“数字人民币零钱包”预约消费服务,加快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在境外人士来华支付、轨道交通、智慧园区等领域的创新应用;跨境试点方面,稳妥实施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最小可行化产品阶段运行,有序推进数字人民币在中国香港扩大试点,深度参与航运贸易数字化平台建设。
农业银行则推进数字人民币在非税缴费、公积金缴纳、社保、供应链融资发放等领域应用。发挥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产品优势,提升金融服务水平,赋能政府及企业数字化管理。
中国银行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稳妥推进,实现住房公积金、保险、轨交、校园、对公缴费、代发薪等多场景创新突破,落地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硬钱包无网无电支付应用场景。同时不断优化数字人民币受理环境建设,持续完善产品功能,提高系统安全性、使用便捷性,更好满足政务、企业、个人等多种类型客户支付需求。
建设银行数字人民币试点成效显著,跨境应用试点取得新突破,落地“物联网+”和农民工工资智能支付监管等应用创新场景。
邮储银行加快推动数字人民币推广,截至今年6月末,通过数字人民币App开立的该行个人钱包客户规模列运营机构首位。其中,该行发行全国首个手机气囊支架数字人民币硬钱包“青岛圆芯”,落地全国首个“延迟扣费”模式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应用,支持客户乘坐地铁时若资金不足或手机无网无电可“先乘后付”,使用硬钱包“碰一碰”闸机即实现地铁便捷通行;率先推出校友会数字人民币硬钱包。
此外,国有六大行亦在网点、现金运营等方面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发展。比如,工商银行“柜面通”平台功能持续完善,网点业务远程现场一体化办理能力基本形成;持续推动现金运营数字化转型,构建现金封包存款服务新模式,实现客户线上下单、网点封包交接、现金中心清点记账;全面推广“零钱包”服务,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累计为客户发放“零钱包”153万个、金额5.4亿元。
中国银行深入推进网点智能化建设,持续拓展智能柜台“金融+政务”服务场景,更好服务百姓民生;充分利用便携式智能柜台拓展金融服务辐射范围,为偏远地区、行动不便等居民上门办理业务。
谈及数字化经营,建设银行副行长李民表示,数字金融是商业银行适应数字经济发展所作出的金融创新,其中包含金融和科技两方面属性,既包含自身深化数字化转型的要求,也包含服务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要求。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建行通过几年实践探索,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数字化经营能力。该行研究制定“数字建行”实施规划,通过一系列切实举措,在业务经营、客户服务及为员工赋能减负方面持续发力。
中国银行副行长蔡钊则表示,中国银行主动融入数字经济的发展大潮,凝聚数字化转型发展合力,加速整个金融向新金融方向发展。做好数字金融这篇大文章,该行将完善重点产品的功能,提升整体的线上化、智能化、流程化和全流域管控能力。以整体的新一代的开放银行和场景建设为抓手,促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促使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的融合。
工商银行副行长王景武强调,该行将强化管理赋能,做好风控体系的建设,优化政策赋能,精准把握重点领域的贷款投放,深化数字赋能,持续推进风控智能化转型,努力做到前瞻应对、精准管控。
运营报告:Q2手机银行活跃度有所提升,国有大行活跃用户规模41550万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由中国电子银行网、易观千帆联合发布的“2024中国手机银行综合运营报告”显示:第二季度,中国手机银行综合运营指数小幅上升。具体来看,4月、5月、6月的综合运营指数分别为82.2、82.9和84.6。从不同类型银行手机银行运营指数来看,国有大行手机银行6月份运营指数为92.9,股份制银行手机银行6月份运营指数为77.9,城商行手机银行6月份运营指数为62.7。从活跃用户规模来看,6月份国有大行手机银行、股份制银行手机银行、城商行手机银行活跃用户规模分别为41550万户、15433万户、4368万户。对比Q1,国有大行和城商行手机银行活跃用户规模有所增加,股份制银行手机银行活跃用户规模略有下降。
对此,易观千帆分析认为,手机银行作为零售银行服务的主阵地,其应用形态逐渐成熟,银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手机银行长期规划和优化上,追求高质量经营和稳健的迭代策略。具体到客户运营层面,银行着力提升手机银行客群经营能力,一方面通过深度场景经营寻求流量价值的突破,包括场景运营促进场景使用、场景转化深挖场景价值;另一方面从细分领域寻求流量进一步增加的突破,如县域及下沉用户群体,也可以依据不同年龄、不同角色等需求的差异性切分更细的客群,并为这些客群提供完善的专属化服务,强化细分客群的经营。
(来源:摄图网)
一、中国当期银行数字化热点监测
银行联手电商、支付平台鏖战“618”购物节,提升精细化运营能力
二季度,“618”购物节是银行进行营销不可错过的重要时间节点,伴随着“618”购物狂欢节的火热进行,多家银行抢抓消费机遇,联合支付宝、微信、京东、淘宝天猫等平台推出促消费礼包。整体来看,绑卡立减、支付满减、积分翻倍、消费返现等是银行参与“618”大促的主要方式。相关行业人士表示,从此次“618”预热阶段来看,各家银行正多渠道铺设优惠活动。侧面也反映出银行企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通过客群的细分以及精细化的运营能力来提升竞争力。
科技金融正成对公业务新“风口”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为助推新质生产力,银行也在探索和尝试新的业务模式,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随着2023年上市银行年报披露完毕,并结合银行最新动向,我们发现,科技金融逐步成为银行对公业务新的发力点。比如,兴业银行在全国重点园区聚焦科技企业融资服务,加大科技金融产品供给,在线下推出“兴科贷”,线上推出“兴速贷”、股权“兴投资”等产品体系,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数字化、全周期的金融服务。再比如,工行银行、中国银行纷纷成立科技金融中心,都是很好的例证。
银行苦练数字化内功,迭代手机银行、升级核心系统
二季度,银行在数字化发展方面继续苦练内功,中国电子银行网观察到在核心系统升级方面,4月15日,蒙商银行新一代业务系统全面投产上线。5月18日,民生银行信用卡新核心系统成功上线,在“客户零感知、体验零受损”的情况下实现不停机迁移切换,确保了客户交易、查询服务不中断。
在手机银行迭代升级方面,银行将重点放在了企业手机银行方面。4月份,中国银行企业手机银行5.0焕新出发;5月份,农业银行企业掌银焕新升级5.0版本上线。
货币桥项目MVP阶段启动,六大行深度参与
6月5日,由国际清算银行(香港)创新中心、泰国银行(泰国央行)、阿联酋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和香港金融管理局联合建设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Bridge,以下简称“货币桥”)项目宣布进入最小可行化产品(MVP)阶段。上述司法管辖区内的货币桥参与机构可结合实际按照相应程序有序开展真实交易。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等六大行纷纷在分行层面实现了多笔业务试点,为后续稳步推进该业务迈出了坚实一步。
36批 移动金融 App完成备案 涵盖银行、支付、保险等多类型机构
截至4月28日,自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开展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软件(App)实名备案工作以来,共有36批次近2500款移动金融App完成备案。已发布的备案名单涵盖了银行、支付机构、持牌消费金融、保险、小贷机构、金融科技公司等多类型机构,这也意味着协会移动金融App实名备案、风险监测、投诉处理等自律管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锦绣行动2024”高潮迭起,掀起“提升支付便利”风暴
继3月15日,中国银联优化支付服务“锦绣行动2024”正式启动后,随着时间推进,一场围绕“提升支付便利”行动高潮迭起。4月20日,中国银联正式启动“锦绣五一 银联好礼”主题优惠活动,以深入推进“锦绣行动2024”为契机,即日起至2024年5月10日,在覆盖“食、娱、游、购、行”5大重点场景、超40万家商户门店,为境内外用户送去假日“锦绣好礼”,助燃小长假消费市场“烟火气”。
5月份,中国银联联合美团、携程、拼多多等60余家线上商户开通受理境外银联卡线上支付产品,支持网购、日常出行、机票预订、缴费等各类线上重点消费场景,以“锦绣行动2024”计划带动支付产品和服务创新,有力保障境内外人士畅享多元、便利的银联支付服务。
进入6月,中国银联正式启动“带上银联 乐在当夏”暑期优惠活动,聚焦暑期“旅游出行”活动主线,带动旅游目的地消费,以持续推进“锦绣行动2024”为契机,助力文旅市场持续焕发新活力。
2024第二季度中国手机银行数字化运营整体情况分析
手机银行6月运营指数为84.6,践行高质量经营和稳健迭代策略
手机银行作为零售银行服务的主阵地,其应用形态逐渐成熟,商业银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手机银行长期规划和优化上,追求高质量经营和稳健的迭代策略。具体到2024年第二季度,手机银行运营指数小幅上升,2024年6月为84.6,运营呈现版本迭代升级动作放缓、加大生活场景与金融服务活动运营等特征。
具体来看,产品与服务运营方面,主要集中于优化账户服务、提升理财体验性与稳健性、增强智能化服务能力;活动运营方面,围绕618年中购物节上线丰富的营销活动,提供积分抵扣现金、支付满减、分期优惠等福利,并加大个人消费贷款营销力度,纷纷推出消费贷款利率优惠活动,助力增加消费贷款规模;权益运营方面,持续提供餐饮代金券、观影券、打车券、洗车券、贷款利率优惠券等虚拟权益,并丰富成长会员权益内容,提升会员权益的吸引力。
从不同类型银行手机银行运营指数来看,2024年6月,国有大行手机银行运营指数为92.9。致力提升手机银行全景式数字金融服务能力,从账户服务、财富管理、养老金融、绿色金融等方面持续进行优化完善。
股份制银行手机银行2024年6月运营指数为77.9。股份行中招商银行APP持续升级财富管理服务,为充分满足客户财富管理需求,上线了他行卡买理财,支持客户使用他行资金快速购买,且流程便捷;另外,基金服务上线了稳中求进专区,丰富了稳健性产品以满足客户投资需求。
城商行手机银行2024年6月运营指数为62.7。部分城商行在此期间上线了大版本,重点优化提升账户服务体验、主要页签布局、智能化服务能力,并推出会员体系陪伴用户持续成长,助力提升用户使用习惯与使用粘性。
三、中国手机银行数字化发展分析
用户经营:从细分客群经营与深度场景经营寻求流量增加与价值提升
从季度内分月活跃用户规模来看,国有大行手机银行活跃用户稳步上升、股份行手机银行活跃用户有所下降。2024年6月,国有大行手机银行、股份制银行手机银行、城商行手机银行活跃用户规模分别为41550万户、15443万户、4368万户。
由于手机银行的流量增加效应下降,商业银行着力提升手机银行客群经营能力,一方面通过深度场景经营寻求流量价值的突破,包括场景运营促进场景使用、场景转化深挖场景价值;另一方面从细分领域寻求进一步流量增加的突破,如县域及下沉用户群体,也可以依据不同年龄、不同角色等需求的差异性切分更细的客群,并为这些客群提供完善的专属化服务,强化细分客群的经营。
版本升级方向:优化账户服务、提升理财体验性与稳健性、增强智能化服务能力
2024年第二季度,手机银行版本迭代升级方向主要聚焦以下方面:
一是优化账户、资产、明细等常用服务。建设银行APP7.2.0.001支持线上申请长达15年的活期账户明细,满足用户账户明细查询需求;交通银行APP8.2.0支持按月汇总资产、收益、收支、礼券红包等维度的信息数据,月初自动生成账单,重要信息一目了然;长沙银行“e钱庄”升级最常用的基础服务功能,账单汇聚所有储蓄卡交易,提供全面易懂的交易记录,历史明细最远可追溯至25年前。
二是理财注重体验性、稳健性。为适应当前波动行情与多元化竞争的投资环境,充分满足投资者需求,手机银行不断提升投资理财体验、丰富稳健性产品。建设银行APP7.2.0.001优化理财产品过往业绩展示,收益率说明和展示时间更清晰,提升理财体验;交通银行APP8.2.0上线稳健专区,包括投研严选高胜率、低波动基金产品,满足客户对稳健产品的投资偏好;招商银行APP12.2.0全新上线稳中求进专区,债券打底先求“稳”,权益增强再求“进”,打造稳健主导的产品专区。
三是增强智能化服务能力。如长沙银行“e钱庄”7.0构建以AI数智能力为核心的“长行智脑”模型引擎,在APP的首页、生活页、贷款页三大主页,基于客户信息挖掘客户个性化需求,进而实现对客户智能推荐满足其需求的产品与服务;同时,“e钱庄”7.0推出AI数字员工服务,为客户提供拟人化、可感知、沉浸式的智慧金融服务体验。
四、典型手机银行数字化运营分析
江苏银行手机银行APP数字化运营分析
进入4月份,江苏银行官宣,APP客户数突破1800万,在总客户数、月活跃客户数等指标上继续位列城商行首位,并获评“用户推荐数字应用”“卓越手机银行APP”“金融APP最佳体验TOP20”等多个奖项。
江苏银行零售业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手机银行的竞争已不局限于单一的产品和功能,比的更多的是服务、体验和生态,这是银行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江苏银行不断完善手机银行运营体系,进一步拓宽服务触角,用户数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增长。”
例如,在养老金融领域,鉴于近些年养老服务面临的诸多挑战,江苏银行APP推出养老机构资金监管服务,助力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并通过养老机构资金监管平台,提升养老服务效能以及养老机构的数字化能力。
此外,江苏银行APP每月策划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推出“AR扫一扫”“踏青采茶季”“读书月”“亲子主题月”等主题活动,利用AR等前沿技术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让用户在享受便捷金融服务的同时,拥有更智能、趣味的交互体验。该行还重点迭代手机银行“本地生活”专区,集成了具有各城市本地化特色的餐饮、文旅、出行、政务等金融与非金融服务;围绕用户生命周期,通过客户画像工程和常态化营销策略,提升客户触达频次。
指数样本附录(排序不分先后):
大型商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
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华夏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恒丰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北京银行、江苏银行、上海银行、徽商银行、长沙银行、蒙商银行、中原银行、哈尔滨银行、天津银行、宁波银行、河北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汉口银行、成都银行、四川天府银行、苏州银行、兰州银行、桂林银行、贵阳银行、青岛银行、龙江银行、郑州银行、乌鲁木齐银行、泰隆银行、齐鲁银行、甘肃银行、长安银行、吉林银行、盛京银行、晋城银行、威海银行、东莞银行、昆仑银行、泸州银行、晋商银行、西安银行、张家口银行、泉州银行、江西银行、重庆银行、洛阳银行、泰安银行、唐山银行、潍坊银行、济宁银行、贵州银行、广西北部湾银行、九江银行、石嘴山银行、锦州银行、齐商银行、莱商银行、温州银行、台州银行、福建海峡银行、广东南粤银行、烟台银行、东营银行、营口银行、临商银行、绍兴银行、日照银行、承德银行、德州银行、民泰银行、平顶山银行、珠海华润银行、厦门银行、金华银行、大连银行、邢台银行、邯郸银行、辽阳银行、宁夏银行
相关问答
手机 银行 都能干什么?1、随身携带的银行——移动理财,创造未来中国建设银行、中国联通共同合作推出了新一代手机银行,具有手机理财、手机支付及手机电子商务功能,是国内首个...
建设 银行电子银行 岗位职责是什么?1、负责依据省联社制定的制度、办法,拟定**行电子银行业务的操作规程、实施细则。监督检查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2、负责电子银行部年度经营计划,提出经营...
电子银行 承兑汇票,线上清算和线下清算有什么区别,选哪个好...电子银行承兑汇票基本都是线下清算线上清算更适用于承兑行为异地和他行的交易,而线下清算更加适用于同城中行和接入财务公司的交易。电子银行承...
手机 银行电子 渠道是什么意思?指通过信息网络开办业务的银行;另一个是业务概念,指银行通过信息网络提供的金融服务,包括传统银行业务和因信息技术应用带来的新兴业务指通过信息网络开办业...
开通 银行电子 账户有危险吗?-其他理财知识问答-我爱卡[回答]开通银行电子账户没有危险。银行电子账户是指银行提供的电子账户管理等网上操作的金融服务,该账户具有借记卡的大部分功能,不仅能对多账户进行管理,...
什么是 电子银行 卡?银行卡是实体卡,电子账户是你这张实体卡的电子卡,你可以通过电子账户,转账,汇款,查询交易明细,购买基本债券。电子帐户可以银行、信用卡、及保险公司等金...
汉口银行的 电子银行 怎么用?如果你只是想查询,直接登录汉口银行的网站中第三个登录选项,注册一下就行了。如果你要网上交易或转帐之类的,就得到网点办理开通网银,一个是有个U盾的或者也...
电子银行 卡怎么用?电子银行是基于电子商务平台和银行支付系统的网上金融服务系统,用户使用电子银行可以在网上实现银行帐户资金查询、银企对帐、银企转帐、银行帐号挂失、公共信...
银行 卡里面的 电子 现金怎么使用?电子现金可以在带有闪付标志的POS机上进行挥卡消费。现在好多商场及个体商户的POS机都换成可以刷芯片卡的POS机了,付款时跟收银说明要刷电子现金即可。现在,...
开通 银行电子 账户是什么意思?-其他问题知识问答-我爱卡[回答]开通银行电子账户是指相关用户开通网上银行,或者手机银行这项功能,电子账户是具备借记卡的大部分功能的。开通后投资者可以在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