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和应用 东南“数”评:电子政务创新应用为高水平服务赋能

小编 2025-04-09 电子应用 23 0

东南“数”评:电子政务创新应用为高水平服务赋能

东南网系列“数”评之二

春意盎然的榕城,即将迎来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本届峰会的主题是“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峰会定位为我国信息化发展政策发布平台、电子政务和数字经济发展成果展示平台、数字中国建设理论经验和实践交流平台、汇聚全球力量助推数字中国建设的合作平台。

“电子政务”是本届峰会的重头戏。福建作为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承办方,历经19年的探索和实践,“数字福建”建设呈现出勃勃生机。福建把电子政务作为“数字福建”的引领工程,坚持创新应用,更加注重向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转型升级,为新时代政务服务的高水平赋能,给福建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电子政务创新应用,基础在综合集成。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政务应用系统已由分散的单一业务系统,向不同应用系统间的大集成、高共享、大协同转变。福建注重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集成化建设,推动服务流程扁平化、服务渠道多样化、服务方式移动化,打造跨地区、跨层级、跨部门协同大系统,服务好“放管服”改革大计。福建在全国率先建成全省政务网、电子政务外网和无线政务专网,形成覆盖省市县乡四级网络体系,接入用户数超过4万个。“12345”政务服务热线在全国率先覆盖所有市县。综合集成的电子政务应用体系,有效地帮助各级党政机构做好新时代的电子政务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多样、更加方便快捷的贴心政务服务。

电子政务创新应用,关键在数据共享。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信息系统由简单系统逐渐向大系统和超巨系统发展,进而带来了海量的信息数据。如何让海量数据更精准、更高效地服务于政务决策,服务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关键在于切实推进政务系统的信息资源共享。福建勇于打破信息孤岛,打通数据壁垒,以政务数据、技术、业务的有机融合为重点抓手,在全国率先建成规范标准统一、资源目录引导、共享平台交换、管理运行有序的政务信息共享体系,率先建立省级电子政务目录系统,建成数字福建云计算中心,在全国率先实现所有省直部门数据中心物理整合和信息中心业务整合。政务信息数据共享,倒逼政务服务转变职能、开展创新、提升效能。

电子政务创新应用,重点在线上服务。整合政务服务网和网上审批服务系统,打通“互联网+政务”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增加线上服务事项,增加线上通办事项,才能真正使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福建顺应电子政务移动化、数据化、智能化趋势,创新网上政务服务模式,让电子政务更精准、更聪明、更便民。福建已全面建成全省网上办事大厅,接入省市县乡村五级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16.3万项,其中实现“一趟不用跑”4.7万项,“最多跑一趟”9.9万项。上线闽政通APP,积极打造“马上就办”掌上便民服务平台。福建实现政务服务“像网购一样”方便快捷,给群众和企业更方便、更快捷的服务体验,创造出营商环境新优势,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

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随着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举办,随着5G、量子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持续突破与应用,福建将迎来电子政务发展新的加速度,电子政务的前景更加美好可期,更多更大的改革红利将会不断释放出来。(东南网评论员 向秋)

电子政务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的体会和思考

结合自身工作和生活实际,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比较起来,信息传输快、操作便捷,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且节约了纸质资源,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间,电子政务发挥了很大地作用。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很多审批环节不见面就能完成,公务人员可以在家里办公,企业群众也能不外出就办成很多事,极大地减少了办事人员的流动。通过召开视频会议,上级的安排部署得到及时传达和落实,同时由于各自接收视频信号,保证了人员不聚集。通过无纸化办公系统,因传递纸张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大大降低。

同时,疫情防控期间,很多电子政务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比如,疫情期间在全国范围内创新推行了手机“健康码”一码通,借助支付宝平台和各类 APP 平台,利用手机 GPS 定位,结合温度检测,就能及时检测手机使用者的健康信息,对于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和极大的便利。再比如,疫情防控期间,为了快速排查湖北武汉来访人员,交通、公安、交警、电信等部门完善了电子政务平台、建立了信息共享的有效工作机制,打通了长期以来存在的信息孤岛,对于今后工作中及时得到有关信息、作出快速反应起到了有效支持。

同时,电子政务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比如信息尤其是个人信息的保护工作还不到位,出现了个人隐私泄露的现象;很多工作人员在应对新形势下电子政务方面,操作还不够熟练、专业能力不强;信息不流通的现象仍然存在。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一要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平台,健全配套工作制度,在个人隐私保护方面下大功夫,切实处理好互联网+政务和个人信息保密的关系;二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电子政务方面教育培训,提高公职人员利用互联网办公的能力素质;三要利用大数据、5G、云平台,进一步打通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促进信息共建共享,让电子政务更好地服务于各项工作。

相关问答

电子政务 应用 范围是什么?1.政府与企业之间的 应用 2.政府与...

[回答]以上都是

电子政务 的核心与基础是什么?

一、电子政务: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

电子政务 概念起始时间?

在20世纪90年代,最早提出电子政务概论的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电子政务是指国家机关在政务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办公自动化技术等进行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