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位移极化的应用 中性原子的极化率与介电常数的关系及应用探讨

小编 2024-11-25 电子头条 23 0

中性原子的极化率与介电常数的关系及应用探讨

中性原子的极化率和介电常数是电磁学和量子物理中两个重要的物理量。它们描述了物质在电场中的响应特性,分别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反映了物质在外电场作用下的极化现象。极化率主要与单个原子或分子的电极化性质相关,而介电常数则是表征整个材料电极化能力的宏观量。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通过极化率的累积可以推导出材料的介电常数。本文将从中性原子的极化率出发,深入探讨其与介电常数之间的关系,分析物质在电场中表现出的电极化特性,并讨论它们在物理和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

1. 中性原子的极化率

极化率(polarizability)描述的是一个中性原子或分子在外加电场下形成电偶极矩的能力。中性原子在正常状态下是电中性的,原子的正电核和负电电子云彼此平衡。当一个外电场施加在原子上时,正电荷和负电荷的分布会发生微小的偏移,形成电偶极矩。

A)极化率的定义

假设有一个中性原子,在外加电场 E 的作用下,原子内部的正电荷与负电荷的分布会被外场影响,从而导致电荷分布的微小位移,产生电偶极矩。这个电偶极矩 p 通常与外电场 E 成正比,且可以用下式表示:

p = α * E

其中:

p 是电偶极矩,单位为C·m(库仑·米);E 是外加电场,单位为V/m(伏特每米);α 是极化率,单位为C·m²/V(库仑·米²每伏)。

极化率 α 反映了中性原子在电场中的极化能力。它的值取决于原子内部的电荷分布结构和外电场的强度。

B)极化率的微观机制

中性原子的极化过程可从经典的库仑力和量子力学的角度理解。当一个外电场施加到原子上时,原子核和电子云之间的库仑力会改变,使得电子云向与电场方向相反的方向发生位移,而正电荷的原子核则向电场方向移动。这种微小的位移导致了电偶极矩的形成。

在量子力学中,极化过程可以用微扰理论来处理。当外电场存在时,原子的电子状态发生微小的修正。这种修正通过对原子电子态的能量和波函数的变化进行计算,能够求得极化率。对一个简单的原子系统来说,极化率 α 与原子的电荷分布(即电子云的形状)和能量跃迁相关。

C)极化率的类型

极化率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具体取决于原子或分子的结构以及所处环境:

电子极化率 :这是最常见的极化形式,指的是电子云相对于原子核的位移。电子极化率通常在高频电场下表现显著,因为电子的质量较小,容易在电场作用下移动。离子极化率 :在离子晶体或多原子分子中,离子之间的相对位移会导致电偶极矩的形成。这种极化通常在低频电场下较为显著。取向极化率 :对于具有固有电偶极矩的极性分子,如水分子,当外加电场作用时,这些分子会尝试对齐电场方向,形成取向极化。取向极化率在低频和静态电场下较为重要。

2. 介电常数

介电常数(dielectric constant),也称为相对介电常数,是表征材料在外电场下极化能力的宏观物理量。它是物质介电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反映了材料在电场中如何影响电场的强度和如何储存电能。介电常数可以通过材料的极化率与真空介电常数之间的关系来表示。

A)介电常数的定义

介电常数通常表示为 ε_r,它描述了材料在电场中相对于真空的电容增强效果。真空的介电常数 ε_0 为一个常数,约为8.854 * 10^(-12) F/m(法每米)。介电常数 ε_r 与材料的极化程度相关。对于一个线性介质,电场 E 使得材料极化,从而产生极化电场 P,材料的总电场变为外加电场与极化电场之和。

在电容器中,介电常数反映了材料在存储电荷能力上的增强。对于充满了介质的电容器,电容 C 与真空电容器相比增加了 ε_r 倍,公式为:

C = ε_r * C_0

其中,C_0 是真空条件下的电容。

B)介电常数与极化率的关系

介电常数与原子或分子的极化率密切相关。根据经典电磁理论,介质的极化 P 可以通过极化率和外电场的关系来表示。对于一个线性各向同性的介质,极化 P 与外加电场 E 之间的关系为:

P = ε_0 * χ_e * E

其中:

P 是极化强度,单位为C/m²;ε_0 是真空介电常数;χ_e 是电介质的电极化率(与单个原子的极化率相关);E 是外加电场。

介电常数 ε_r 与电极化率 χ_e 之间的关系为:

ε_r = 1 + χ_e

因此,介电常数可以理解为介质中原子或分子的极化率的宏观表现。原子或分子在外电场下的微观极化累积形成了介质整体的极化特性,从而影响了材料的介电常数。

C)不同材料的介电常数

不同材料的介电常数差异很大,这取决于它们的微观结构和极化能力。以下是一些典型材料的介电常数:

真空 :真空的介电常数定义为1,这是一个基准值。空气 :空气的介电常数接近于1,表明空气几乎不增强电场。 :水的介电常数较高,约为80。这是由于水分子的极性结构使其在电场中容易极化。陶瓷材料 :某些陶瓷材料的介电常数非常高,常用于高电容应用中。

3. 极化率与介电常数的联系与应用

极化率和介电常数是从微观和宏观两个不同角度描述物质电极化性质的量。它们之间存在直接的联系,通过理解极化率的微观来源,可以解释介电常数的变化。此外,极化率与介电常数在许多技术应用中都具有重要作用,如电容器设计、材料科学和电场传输。

A)微观到宏观:极化率和介电常数的联系

如前所述,极化率描述了单个原子或分子在电场中的极化能力,而介电常数则是整个材料的电极化特性的宏观体现。通过单个原子的极化率,可以推导出整个材料的介电常数。

设材料中每个原子的极化率为 α,材料的原子密度为 N,则材料的极化强度 P 可以表示为:

P = N * p = N * α * E

根据极化强度 P 和电场 E 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将其代入介电常数公式中,从而得到介电常数与原子极化率的关系。此时,介电常数不仅取决于单个原子的极化能力,还取决于原子密度以及原子间的相互作用。

B)极化率与介电常数的应用

极化率和介电常数在电学、材料科学和化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应用实例:

电容器设计 :电容器的电容与介电常数成正比,因此,通过选择介电常数高的材料可以增加电容器的电容量。这在高性能电容器和储能设备中至关重要。介质材料 :极化率和介电常数对于材料的选择和设计起着关键作用。例如,在高频电路中,选择合适介电常数的材料可以优化信号的传输。分子极化和化学反应 :分子的极化率直接影响其化学反应活性,较大的极化率通常意味着分子在外界电场作用下容易发生极化,从而影响化学键的形成与断裂。

C)极化率与光学性质的关联

除了电学应用,极化率还与材料的光学性质密切相关。材料的折射率 n 与介电常数 ε_r 之间有如下关系:

n = √ε_r

通过极化率的计算,可以预测材料在不同波长的光下的折射率,这对于光学设计和光子学器件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

中性原子的极化率和材料的介电常数是描述物质在外电场作用下电极化行为的两个重要物理量。极化率从微观层面描述单个原子或分子的极化能力,而介电常数则是整个材料的宏观极化特性的反映。通过极化率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理解材料在电场中的行为,并根据极化率推导材料的介电常数。两者在电容器设计、材料选择、光学器件以及化学反应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了解极化率与介电常数之间的联系不仅有助于理论研究,还可以推动相关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高电压技术重点知识整理

1.电介质的极化: 1.)电子位移极化 电介质中的带点质点在电场作用下沿电场方向做有限位移,无能量损耗 2.)离子位移极化 有极微量的能量损耗 3.)转向极化 4.)空间电荷极化 2.电介质的介电常数代表电介质极化程度(气体D=1 水D=81 蓖麻油 D=4.2) 3.电介质的电导与金属电导的区别: 1.)形成电导电流的带电粒子不同(金属导体:自由电子,电介质:离子) 2.)带电粒子数量上的区别 4.影响液体介质电导的因素:温度,电场强度。 5.电介质中的能量损耗: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13.流柱放电流程:有效电子(经碰撞游离)——电子崩(畸变电场)——发射光子(在强电场作用下)——产生新的电子崩(二次崩)——形成混质通道(流柱)——由阳极向阴极(阳极流柱)或由阴极向阳极(阴极流柱)击穿 14.电晕放电:电晕放电是极不均匀电场所特有的一种自持放电形式,他与其他形式的放电有本质的区别,电晕放电的电流强度并不取决于电源电路中的阻抗,而取决于电极外气体空间的电导,即取决于外施电压的大小,电极形状,极间距离,气体的性质和密度等。 15.不均匀电场气隙的击穿:短气隙击穿(极性效应)长气隙的击穿(先导放电) 16.先导过程:当气隙距离较长时,(约1m以上),存在某种新的,不同性质的放电过程,称为先导过程 17.雷电放(长气隙放电)电包括雷云对大地,雷云对雷云和雷云内部放电现象 18.下行的负极性雷通常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先导放电,主放电和余光放电 19.击穿时间:

20.

1.)升压时间t0——电压从0升到静态击穿电压U0所需时间

2.)统计时延ts——从电压达到U0的瞬时起到气隙中形成第一个有效电子为止的时间

3.)放电发展时间tf——从形成第一个有效电子的瞬时起到气隙完全被击穿为止的时间

20.影响平均统计延时的因素:

1.)电极材料

2.)外施电压

3.)短波光照射

4.)电场情况

21.影响放电发展时间的因素:

1.)间隙长度

2.)电场均匀度

3.)外施电压

22.击穿电压公式: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KV (peak)]

23.提高气隙击穿电压的方法:

1.)改善电场分布

2.)采用高度真空

3.)增高气压

4.)产用高耐电强度气体

5.)SF6气体的应用

24.电击穿:由于电场的作用使介质中的某些带电质点积聚的数量和运动的速度达到一定程度,使介质失去了绝缘性能,形成导电通道,这样的击穿称为电击穿。

25.热击穿:在电场的作用下,介质内的损耗发出的热量多于散逸的热量,使介质温度不断上升,最终照成介质本身的破坏,形成导电通道,这样的击穿称为热击穿。

26.影响固体电介质击穿电压的因素

1.)电压作用时间的影响

2.)温度的影响

3.)电场均匀度和介质厚度的影响

4.)电压频率的影响

5.)受潮度的影响

6.)机械力的影响

7.)多层行的影响

8.)累积效应的影响

27.固体介质的老化中最主要的是:电老化,热老化和综合性的环境老化

28.影响液体电介质击穿电压的因素

1.)液体介质本身品质的影响

2.)电压作用时间的影响

3.)电场情况的一影响

4.)温度的影响

5.)压强的影响

29.油本身的某些品质因素对耐电压强度的影响

1.)化学成分

2.)含水量

3.)含纤维量

4.)含炭量

5.)含气量

30.提高液体电介质击穿电压的方法

1.)提高并保持油的品质

2.)覆盖

3.)绝缘层

4.)极间障

31.提高并保持油的品质的方法

1.)压力过滤法

2.)真空喷雾法

3.)吸附剂法

32.电气设备绝缘试验:

1.)耐压试验(破坏性试验)模范设备绝缘在运行中可能受到的各种电压,对绝缘施加与之相等的或更为严峻的电压,从而考验绝缘耐受这i类电压的能力。

2.)检查性试验(非破坏性试验)测定绝缘某些方面的特性,并据此间接地判断绝缘状况

33.绝缘电阻是反映绝缘性能的最基本的指标之一,通常都用兆欧表来测量绝缘电阻

34.测量绝缘电阻能有效的发现下例缺陷:

1.)总体绝缘质量欠佳

2.)绝缘受潮

3.)两极间有贯穿性的导电通道

4.)绝缘表面情况不良

测量绝缘电阻不能发现下例缺陷:

1.)绝缘中的局部缺陷(入非贯穿性的局部损伤,含有气泡等)

2.)绝缘的老化(因为老化了的绝缘其绝缘电阻 还可能是相当高的)

35.测定泄露电流于兆欧表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所加直流电压较高,能揭示兆欧表不能发现的某些绝缘缺陷

2.) 所加直流电压是逐渐升高的,则在升压过程中,从所测电流与电压关系的线性度,即可指示绝缘情况

3.)兆欧表刻度的非线性度很强,尤其在接近高量程段,刻度甚密,难以精确分辨,微安表的刻度则是基本上是线性的,能精确读取。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1.)受潮

2.)穿透性导电通道

3.)绝缘能含气泡的电离,绝缘分层,脱壳

4.)绝缘老化劣化,绕组上附积油泥

5.)绝缘油脏污,劣化等

但是对于下例缺陷,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法是很少有效果的:

1.)非穿透性的局部损坏

2.很小部分绝缘的老化,劣化

3.个别的绝缘弱点

38.局部放电的测试分为:直接法和平衡法

39.较准确的测压法是直接测被试品两端的高压,主要有:

1.)测量球隙

2.)静电电压表(s.v)

3.)分压器配用低压仪表

4.)高压电容器配用整流装置

40.直流高压的测量

1.)棒隙或球隙

2.)电阻分压器配合低压仪表

3.)用高值电阻与直流电流表串联

4.)静电电压表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44.无限长直角波通过电感后改变为一指数波头的行波,串联电感起了来波上升速率的作用。

45.为了降低入侵波的陡度可以使用串联电感或并联电容的措施,对于波阻抗很大的设备(如发电机)要想用串联电感来降低入侵波陡度一般是有困难的,通常用并联电容的方法。

46.雷电流:流经被击物体的电流iz与被击物体的阻抗zj有关,zj越大则iz越小,反之则iz越大,当zj=0时,流经被击物体的电流呗定义为雷电流,用iL表示。(雷电通道波阻抗z0=300欧姆)

47.描述脉冲波形的主要参数有:峰值,波前时间和半峰值时间。

48.雷暴日是一年中有雷电的日数,雷暴小时是一年中有雷电的小时数。

49.避雷针保护范围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50.避雷器的作用是限制过电压以保护电气设备

51.避雷线的作用是保护输电线路

52.避雷针的作用是保护集中场所的设备

53.阀型避雷器的基本元件为间隙和非线性电阻,阀片的电阻值与流过的电流有关,具有非线性特征,电流越大电阻越小。

54.避雷器的选用:选用避雷器时,应是避雷器的额定电压与安装该避雷器的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相同,并且应是避雷器的灭弧电压大于其安装处母线上可能出现的最高工频电压。

55.避雷器的保护性能一般以保护比(残压/灭弧电压)来说明,保护比越小,说明残压越低或灭弧电压越高,则避雷器的保护性能越好。

56.接地可以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

57.输电线路上出现的大气过电压有两种:一种是雷直击于线路引起的,称为直击雷过电压;一种是雷击线路附近地面,由于电磁感应所引起的,称为感应雷过电压。

58.雷击线路时线路绝缘不发生闪络的最大雷电电流幅值称为“耐雷水平”,以kV为单位。

59.每100km线路每年由雷击引起的跳闸次数称为“雷击跳闸率。”

60.输电线路的感应雷过电压分为:雷击线路附近大地时,线路上的感应雷过电压和雷击线路杆塔时,导线上的感应过电压。

61.雷直击于有避雷线线路的情况可以分为三种,即雷击杆塔塔顶、雷击避雷线档距中间和雷绕过避雷线击于导线——称为“绕击”。

62.雷击杆塔塔顶次数与雷击线路总次数的比值称为击杆率g。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66.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有:架设避雷线,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架设耦合地线,采用不平衡绝缘方式,装设自动重合闸,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装设管型避雷器,加强绝缘。

67.发电厂和变电所的主要防雷措施:在发电厂、变电所内装设阀型避雷器以限制入侵雷电波的幅值,使设备上的过电压不超过其冲击耐压幅值;在发电厂、变电所的进线上设置进线保护段,以限制流经避雷器的雷电流和限制入侵雷电波的陡度;对直接与架空线相连的旋转电机(称直配电机)在电机母线上装设电容器,限制入侵雷电波陡度以保护电机匝间和中性点绝缘。

67.避雷线的保护角应为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左右。

68.进线段的耐雷水平

额定电压

35kV

66kV

110kV

220kV

330kV

500kV

耐雷水平

30kA

60kA

75kA

110kA

150kA

175kA

69.发电厂厂房一般不装设避雷针,以免发生反击事故和引起继电保护的误动作。

70.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71.比较电介质中各种极化的性质和特点

极化种类

产生场合

所需时间

能量损耗

产生原因

电子式极化

任何电介质

10-15 s

束缚电子运行轨道偏移

离子式极化

离子式结构电介质

10-13 s

几乎没有

离子的相对偏移

偶极子极化

极性电介质

10-10~10-2 s

偶极子的定向排列

夹层极化

多层介质的交界面

10-1 s~数小时

自由电荷的移动

72.电介质电导与金属电导的本质区别:

1‐4

电导形式 电导率

金属导体 (自由电子)电子电导 γ很大

气体,液体,固体(自由电子、正离子、负离子、杂质电导、自身离解、杂质、离子)

离子电导

γ很小

ρ很大

73.总结比较各种检查性试验方法的功效:

非破坏性试验,即检查性试验,包含的种类:绝缘电阻试验、介质损耗角正切试验、局部放电试验、绝缘油的气相色谱分析等

相关问答

四种电介质 极化 现象速度最快?

电介质极化(polarizationofdieleetries)在外电场作用下,电介质内部沿电场方向产生感应电偶极矩,电介质表面出现束缚电荷的现象。根据极化的微观机理,电介...

电介质 极化的 类型有哪些?

电介质极化(polarizationofdieleetries)在外电场作用下,电介质内部沿电场方向产生感应电偶极矩,电介质表面出现束缚电荷的现象。根据极化的微观机理,电介...

极化 有哪些类型? - kiko? 的回答 - 懂得

极化(polarization),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两极分化,使其性质相对于原来状态有所偏离的现象。如分子极化(偶极矩增大)、光之极化(偏振)、电极极化...

传导电流、 位移 电流、 极化 电流和磁化电流分别是怎么形成的?...

[最佳回答]传导电流:由于带电粒子的定向移动造成.位移电流:一个假设的电流.打比方,当电容充电时,不断有电子涌入电容两板,但电容两板之间却没有电流流动,因为...

【什么是 极化 现象?】作业帮

[最佳回答]极化分类电子极化:在外电场作用下,电子云相对原子核发生微小位移,使电中性的原子形成一个很小的电偶极子.离子极化:在外电场作用下,构成分子的...

传导电流、 位移 电流、 极化 电流和磁化电流分别是怎么形成的?有什么异同?

传导电流:由于带电粒子的定向移动造成。位移电流:一个假设的电流。打比方,当电容充电时,不断有电子涌入电容两板,但电容两板之间却没有电流流动,因为电容...

什么叫有机分子的取向 极化 ?

有机分子的极化就是等效电偶极子转向外电场的方向,所以叫做取向极化。一般来说,分子在取向极化的同时还会产生位移极化,但是,对于有极分子电介质来说,在静...

吸波材料有哪些分类 – 960化工网问答

其二,电介质损耗,它是一类和电极有关的介质损耗吸收机制,即通过介质反复极化产生的“摩擦”作用将电磁能转化成热能耗散掉。电介质极化过程包括:电子云位移极化...

交流电场可建立哪种 极化 ?

答:电子极化在外电场作用下,电子云相对原子核发生微小位移,使电中性的原子形成一个很小的电偶极子离子极化在外电场作用下,构成分子的正负离子发生微小位移,使...

活性炭本身是非极性,但是其吸收微波能力却很强,那么它的吸...

力。正因为如此,活性炭孔壁上的大量的分子可以产生强大的引力,从而达到将有害的杂质吸引到孔径中的目的。但...正因为如此,活性炭孔壁上的大量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