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萨伯电子应用科技 “3分钟热度”真的只能持续3分钟吗?

小编 2025-04-03 电子应用 23 0

“3分钟热度”真的只能持续3分钟吗?

当暑假的大门缓缓打开,我怀揣着雄心壮志:“要啃下那本砖头厚的,成为的演奏高手,还要掌握一项让人眼前一亮的技能。”

现在这些计划进展得如何了?嗯,让我想想。

书,我翻了前几页,然后它就变成了一个华丽的书签;

乐器,我摸了几下,它就变成了家里的一件高级装饰品;

技能,我研究了几天,最后发现我还是更适合做个观众。

相信小伙伴们的内心也受到了一万点伤害,不禁发问:“为什么我的热情总是像烟花一样短暂?难道我只有3分钟热度吗?

“3分钟热度”,这个词听起来就不太让人喜欢,且常常出现在批评的语境中。它的含义似乎是这样的[1]:

第一分钟,你对某个新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第二分钟,你开始准备去了解它;

第三分钟,你开始动手尝试。

就比如兴致冲冲地点开此推送,却没等看完就匆匆退出,再去走马其它推送。

这种“开始得轰轰烈烈,结束得无声无息”的态度,真的能给我们带来成长吗?

我们先不急着下结论。为什么是“3分钟”,而不是“2分钟”或“5分钟”呢?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科学依据?难道3分钟真的是最合适的“起步时间”?

让咱们先来了解一下3分钟论文比赛 (The Three Minute Thesis Competition, 3MT)。

3MT是全球200多所大学共同举办的一项年度赛事[2],比赛要求参赛博士生在180秒内展示他们的学术研究成果,让非领域内人士也能听明白。

图源:http://www.phdcomics.com

Science官网上有对参赛学生的采访[3],他们表示,3分钟的时间虽然短,但足以让他们准确、有效、有趣地呈现主题。而且,一系列的3分钟报告还能鼓励他们发展跨学科的思维方式。

在试错中进阶

回到“3分钟热度”的话题。从灵感迸发的瞬间开始,我们的热情似乎就开始走下坡路,无聊和枯燥感逐渐增强。

图源:AI生成

在20世纪,有个叫萨伯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师,他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观点,把我们的人生比作一道彩虹[4],分成了五个阶段:成长期、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和衰退期。

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我们的探索期竟然可以一直持续到25岁。在这之前,我们的思维和观念就像是一块柔软的陶土,不断地被塑造和重塑。我们总是在尝试新事物,探索未知领域,然后再尝试,再探索。这个过程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和惊喜。

Super提出的生涯彩虹图[4]

只要我们能够保持对事物的初始热情,持续深入探索,并不断获得正向反馈,就能够激发更持久的兴趣,从而推动我们成长到更高的层次。

快速建立起联结

在护理工作中,如果护士能在刚开始的几分钟里与患者进行良好的交流,并建立起友好的关系,那么后续的护理就会变得更加容易和愉快。这就是我们所说的“3分钟效应”[5]。因此,“3分钟热度”的行为能以最小的成本建立起我们与事物的联系。

学习新事物更快

现在来聊聊我们的大脑。想象一下,我们的大脑里有很多小小的信息传递者,我们称之为“突触”[6]。它们就像是大脑里的桥梁,帮助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这些小家伙们对我们的学习和记忆能力非常重要。

当我们经常使用某些突触时,它们会变得更加坚固,就像是我们大脑里的“高速公路”,让信息传递得更快更顺畅。但如果我们不去使用它们,这些“小桥”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弱,甚至最终消失。

图源:pixabay

所以,保持学习和挑战新事物,就像是给这些“小桥”加固,让它们能够长期存在,帮助我们保持敏锐的头脑和丰富的潜能。

例如,刚出生的婴儿有“游泳反射”[7],因为ta们在胎儿时期生活在羊水中,能自然适应水中环境,所以出生后的水感非常好,一般很快就能掌握游泳技能。相比之下,成年人掌握游泳技能的时间会更长,难度也会更大。

图源百度

多次作为初学者的经历,让这些“3分钟热度”的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越来越擅长将之前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新领域,快速掌握新事物。

勇于尝试、执行力强、好奇心强、精力充沛……下次当别人批评你只有“3分钟热度”时,你可以自信地展示这篇文章,告诉他们,这正是你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阿北 (2016). 别被你的“三分钟热度”烫伤了.

[2]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ree_Minute_Thesis

[3]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your-thesis-3-minutes

[4]Super, Donald E. "A life-span, life-space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6.3 (1980): 282-298.

[5]李剑萍.三分钟效应在护患关系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00,(03):141-142.

[6]https://en.wikipedia.org/wiki/Synapse

[7]https://en.wikipedia.org/wiki/Primitive_reflexes

转载自:中科院物理所

来源: 蝌蚪五线谱

萨伯公司推出“鹰狮”E多用途战斗机

中国航空报讯:5月18日,萨伯公司在位于林雪平的总装厂举行了一个隆重的出厂仪式,首次推出了第一架“鹰狮”E(Gripen E)多用途战斗机。现场,新一代“鹰狮”在高科技的三维光学效果烘托下,如同电影大片的机器战将,向当前的和未来的“鹰狮”系列战斗机用户全面展示了自身的设计改进,令人沉醉其中。今年夏天,这架编号39-8的战斗机将被移交给飞行试验部门,开始接受地面测试,预计在年底实现首次飞行,将用于验证经过优化设计的气动构型、机体结构和通用系统。

提升作战效能

从外观上看,此次出厂的“鹰狮”E与现役“鹰狮”C/D虽然似乎别无二致,但整架飞机则是全新设计的。与C/D型相比,该机的长度增加了30厘米,达到15.2米,翼展增加了20厘米,达到8.6米,最大起飞重量增加了2.5吨,达到16.5吨。通过结构优化,“鹰狮”E机内燃油增加了40%,从而具有更大的航程、更长的续航时间,可以携带更多的载荷,满足巴西等幅员辽阔国家的空中防御任务。

该机还换装了F414涡扇发动机。作为“下一代鹰狮”计划的合作伙伴,美国GE公司已经根据单发战斗机的要求对F414做了适应性改进,修改了全权限数字式电子控制(FADEC)软件,以确保其具备“返回基地”的能力,目前已将其更名为39G发动机。与RM12发动机相比,该发动机的推力高出25%,达到98千牛,还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鹰狮”E 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采用了ES-05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和加装了Skyward-G红外搜索和跟踪系统,旨在将自身的态势感知能力提高到第五代战斗机的水准。

作为合作伙伴,塞莱克斯ES公司在设计ES-05雷达时引入了“旋转斜盘”(Swashplate)概念,有效地减小了雷达盲区的限制,大幅度提升了战斗机的空对空和空对地优势。在远距空战中,最大视场意味着“鹰狮”E在发射“流星”超视距导弹后,能以更大的离轴角采取机动规避,远离敌方导弹的威胁,同时仍然可以向导弹发送更新数据。空战模拟表明,这种能力在超视距的交战中会产生决定性影响。

从机载传感器融合来看,Skyward-G系统能探测到超视距导弹发射等多种远距离、低RCS的目标,因此“鹰狮”E战斗机可以在作战行动中保持隐身状态,获得战术优势。它可以为ES-05雷达同步提供十分精确的目标方位角和俯仰角,后者利用瞬间控制波束的能力,将辐射功率集中于某一空域,增加探测和跟踪低可探测性目标的概率。

根据不同用户的作战需要,“鹰狮”E可以通过各种复合挂架,将目前的8个武器外挂点扩展到10~12个,加挂超视距导弹和防区外导弹,从而全面增强多用途作战能力。在出厂仪式上,“鹰狮”E全面展示了各种类型的机载武器,包括5枚“流星”超视距空空导弹、2枚IRIS-T近距格斗导弹和8枚GBU-39小直径炸弹,显示出非常强悍的攻击能力。

全新航电架构

萨伯公司认为,“鹰狮”E的最大的改进之一是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模块化综合航空电子系统,将负责飞行的软件和战术管理软件分离开来。据称,后者的软件、硬件和算法可以快速升级,类似智能手机的APP,确保与不断发展的作战需求或机载计算机性能保持同步。

几年前,萨伯公司考虑到“下一代鹰狮”将陆续交付给不同国家使用,其在机载设备和武器型号等配置上会因作战需求不同而有所差异,对于升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萨伯公司遵循着一种持续的、递增改进和快速应用的设计理念,借助于方兴未艾的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技术,通过“软件驱动”设计来实现技术和性能的大幅度升级。

目前全新的航空电子架构已经在“鹰狮”验证机上接受了飞行测试。这种航空电子体系采用了最新的ARINC 653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标准,为战斗机上关键功能的划分提供了条件。当用户为飞机增加新的使用性能时,绝对不会触及这些关键功能,有利于加快改装进度和降低升级成本。

ARINC 653标准通用性能和用户特定性能在安全、保密与综合等方面确定了新的设计准则,通过引入“分区”概念,有效地确保了一个区间出现故障不会导致其它区间同时出现故障。这样,“鹰狮”E战斗机借助于这种稳定和容错的系统设计,能够更好地应对服役周期内所需的各种现实要求。

借助于这种新型航空电子架构,萨伯公司可以隔离不同用户的专用数据,有利于及时、快速地满足各国空军的作战使用和改进升级。例如,“鹰狮”E战斗机可以针对不同用户的作战需求,从欧洲、美国、以色列、巴西和南非之间选择相应的武器型号和相关设备。

飞行试验工作预计只有C/D型的三分之一,软件和硬件已经在模拟器上接受了测试,首席试飞员马库斯·万德特表示“非常稳定”。位于林雪平的新的圆顶实验室不久将用于进一步测试该机采用的ES-05雷达、Skyward-G红外搜索与跟踪传感器和其他机载设备。

采取国际合作

研制过程中,萨伯公司采用了一种基于系统的原型工程方法,显著改善了设计和装配工艺的精度。此前,萨伯公司虽然已经将这种数字化技术用于一些较小尺寸的部件上,包括其参与的“神经元”技术验证机的一部分及其一些商业航空项目中,但将其用于“下一代鹰狮”计划中是设计理念上的一个重大飞跃。

在这项计划中,萨伯公司始终坚持自主设计和引进技术相结合。具体而言,JAS 39E战斗机的发动机来自美国、雷达和诱饵来自英国、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来自意大利、机体的主要部分可能将在巴西制造。可见,在当前全球化趋势下,随着商业技术逐渐占据主导角色,萨伯公司更多地扮演了系统集成商的角色,从而更加有效地提升“鹰狮”E的作战效能。

从长远来看,萨伯公司在参与“神经元”计划时就已预料在2020~2030间可能会出现无人机配合战斗机执行战术任务的发展趋势,因此,“鹰狮”E可以充分利用开放式航空电子架构的优势,成为第一种可以加载有人/无人协同作战控制软件的作战平台。根据设想,萨伯公司希望“下一代鹰狮”上的机组人员能够控制无人机以自主模式实现“蜂群”飞行,即将无人机分为几组,可以像当前的计算机战略游戏一样,按照一种熟悉的样式控制每个组的行动。

在出厂仪式上,萨伯公司首席执行官哈坎·布斯克透露了“鹰狮”E的研制成本,包括制造3架测试飞机在内,低于20亿美元。萨伯公司从用户角度着想,在研制、生产和使用等阶段全面控制成本的做法,有助于不断吸引潜在用户,进一步扩大JAS 39E战斗机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空间。

参与市场竞争

按照预定计划,萨伯公司将在十年内向瑞典空军和巴西空军陆续交付“鹰狮”E战斗机,同时,该公司还加大这种新型号和早期的C/D型战斗机的出口竞争力度。萨伯公司认为,“鹰狮”E的潜在市场估计在400~450架,以目前瑞典空军和巴西空军的订单来看,年生产能力可以达到25~30架战斗机。

目前,瑞典空军已经订购了60架“鹰狮”E,将从2019年开始交付。巴西空军将接收首批28架“鹰狮”E和8架“鹰狮”F,巴西航空工业公司正在加维奥·培肖特建立一个新的生产厂,将制造相关部件。目前,萨伯公司正在为巴西空军生产一架单座型试验机,出厂后将在瑞典完成大约一年的试飞,然后交付给巴西。

与此同时,萨伯公司已经将目光瞄准在印度,准备在印度建立一个类似巴西的工业模式,以便将“鹰狮”E销售给印度空军。据报道,根据莫迪总理提出的“印度制造”战略,瑞典与印度已经在讨论进一步增加航空航天合作的可行性,已经将新一代“鹰狮”作为其中一个重要部分,但是还未讨论萨伯公司在印度的潜在合作伙伴。萨伯公司认为印度空军至少需要100架轻型战斗机。

其他的出口前景还包括比利时、保加利亚、哥伦比亚、克罗地亚、芬兰、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一些国家有可能成为“鹰狮”C/D的潜在用户,而其他国家可能采购“鹰狮”E。此外,该公司将在斯洛伐克斯洛伐克提供8架“鹰狮”C/D战斗机,帮助该国振兴空中力量。按照以前的标准,新制造的飞机通常在合同签署后18个月交付,目前萨伯公司正在努力缩短“鹰狮”E的生产周期,以便更快地交付给用户。

相关问答

民航飞机机型都有哪些?尺寸、性能等分别是怎样的?

民航飞机的机型实际上非常多,不过在普通人的生活中,常见的也仅有4款,下面先来聊聊常见的机型。1.空客A320系列空客A320系列包含318、319、320及321,国内最...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