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查了史书为古蜀国写的日记,解密三星堆的前传续集
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三星堆博物馆馆藏。视觉中国供图
三星堆遗址2021年发掘现场,3号坑出土高70多厘米青铜尊。视觉中国供图
三星堆遗址新出土的金面具(左)。红星新闻 王明平/摄
最近的“顶流”可能非三星堆莫属。冷门的考古吸引了大众聚焦: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博物馆等联合为C位出道的“堆堆”推出了电音神曲《我怎么这么好看》;央视频连续10天推出《三星堆大发掘》不间断直播大赏,原来考古也是可以“追番”的。
中华文明从“满天星斗”到“众星拱月”,古蜀国文明便是“满天星斗”时代最为璀璨夺目的星辰之一。最早发现于20世纪20年代末的三星堆遗址,称得上“横空出世”,却从来不是没有故事。史书对古蜀国的记载,与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掘,互为印证,正在为我们拼凑出一幅古蜀国历史的悠悠图景。
随着遗址的再度发掘和出土文物的接连“上新”,三星堆考古再次举世瞩目,为我们留下三星堆的古蜀国,也有望借此进一步揭开神秘面纱。
对于古蜀国历史,李白在《蜀道难》中有“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的追忆。其实早在蚕丛之前,巴蜀大地就已经鸿蒙初开,升腾文明之光。华夏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也早已翻越巴山,趟过蜀水,在巴蜀先民与中原文明的交流互动中,阔步展开。
蚕丛鱼凫,开国茫然
古蜀国历史久远,西汉扬雄《蜀王本纪》言“从开明已上至蚕丛,积三万四千岁”,东晋常璩《华阳国志》有“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之说。在上古神话谱系中,盘古开天辟地后有天皇、地皇、人皇相继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是为最原始意义的“三皇”。
人皇时期,在黄河上游活动的羌氐等民族,沿着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向南迁徙。其中一支部落在今天四川松潘县的岷江森林河谷中,发现了桑树和野蚕。他们观察到野蚕蚕茧可以溶解抽丝,柔韧性和舒适度远胜动物皮毛和植物麻布,遂捡拾野蚕蚕茧抽丝制作衣物,成为华夏民族中最早的制丝部落。据《说文解字》,“蜀,葵(桑)中蚕也”,蜀即野蚕之意,盛产野蚕之山为蜀山,这一部落遂被称为蜀山氏。随着文明的扩散,蜀山氏的制丝技术逐步传播到相邻的西陵氏等部落。
黄帝时期,西陵氏、蜀山氏与中原文明发生深度关联。据《史记》《世本》,黄帝曾迎娶西陵部落女子为正妃,是为嫘祖,二人育有玄嚣与昌意二子。嫘祖将母族的剥茧抽丝技术传播到中原,帮助黄帝带领中原部落联盟制作衣冠,由此开创华夏衣冠文明。
借助黄帝与嫘祖的联姻,四川与中原亲上加亲。经嫘祖介绍,中原得知抽茧制丝技术最早源于蜀山氏。也许是为了学习更完整的制丝技术,黄帝还为儿子昌意娶蜀山氏名为“昌仆”的女子为妻。黄帝驾崩后,昌意与昌仆的儿子高阳继承部落联盟首领,是为帝颛顼。颛顼即位后,“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蜀山氏加入中原部落联盟。
蜀山氏制丝主要依靠捡拾野蚕蚕茧,收获量较小且不稳定,不易扩大生产规模。野蚕生性孤独,在桑树上各据一叶,以保证食物充足。故扬雄《方言》曰“一,蜀也,南楚谓之独”;《尔雅》云,“独者,蜀”,唐朝孔颖达注疏言,“虫之孤独者蜀,是以山之孤独者亦名蜀也”。
要将习惯独居的野蚕强制聚集一起,需使用器皿。蜀地盛产竹子,但原始石刀只能砍竹,不能将竹子劈成篾片。经过从尧舜到禹夏上千年的历史发展和技术摸索,中原终于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进入青铜时代。根据历史学家任乃强先生的推测,蜀山氏的一支从中原学习引进青铜技术,制作青铜刀具,将竹子劈成篾片、制成细眼竹筐,用以强制聚集饲养野蚕,并将其逐步驯化成家蚕。
《说文解字》言,“丛,聚也”。掌握了聚集饲养家蚕技术的蜀山氏支脉,被称为蚕丛氏。家蚕吐丝稳定量大,蚕丛氏可以较大规模地剥茧抽丝制作丝绸,并将丝绸输入中原开展贸易。三星堆遗址最新出土的丝绸制品残留物,印证了蚕丛氏养蚕缫丝技术的发达。
比三星堆4号祭祀坑所处的殷商晚期更早一些,大致为殷商中期,古蜀国历史从蜀山氏发展到蚕丛氏阶段,统治中心从岷江上游茂汶盆地迁徙到成都平原。依靠丝绸贸易积聚的经济实力,蚕丛氏的青铜冶炼技术得到大幅提升,制作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创造了足以与殷商媲美的青铜文明。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大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大型青铜器,证明了古蜀国青铜技术的高超和青铜文明的发达。据《华阳国志》,蚕丛氏“其目纵”,以“纵目”即眼角上斜为形象特征。三星堆遗址发现的青铜纵目人面具,正是古蜀国蚕丛氏时期的考古印证。
武王伐纣时,蚕丛氏曾带领大军前往牧野助战,势力拓展到“东接于巴,南接于越,北与秦分,西奄峨嶓”。西周时期,深度联合起来的黄河流域各诸侯国,团结在周天子的旗帜下,阔步朝着大一统的方向发展,经济文化交流更为密切,综合实力更上一台阶。曾经在青铜时代和殷商文明同场竞技的巴蜀大地,与中原逐渐拉开差距,被视为蛮荒之地,“虽奉王职,不得与春秋盟会”,甚至没有资格参加中原各国会盟;“君长莫同书轨”,度量衡规制、政治制度、文化亦是自成体系。
平王东迁,周朝进入东周时代后,“周失纲纪”,对包括古蜀国在内的各诸侯国控制力减弱,蚕丛氏开始称王。但不久,以柏灌鸟为族名的氏族短暂取代了蚕丛氏的统治地位,三星堆遗址从第二期开始出土的鸟型器物,反映了柏灌氏的崛起。之后,善于驯化水鸟帮助捕鱼的鱼凫氏壮大,他们喜好渔猎,战斗力强悍,打败柏灌氏,成为新的蜀王。三星堆遗址第三期出土的鱼图纹饰和鱼鸟造型器物,印证了鱼凫氏取代柏灌氏的历史事实。
开明治水,望帝禅让
鱼凫氏的王位后来传到杜宇手中,他“教民务农”,带领蜀人发展农耕。杜宇身世相当传奇,据三国蜀汉来敏《本蜀论》,杜宇“从天下,女子利,自江源出,为宇妻,遂王于蜀”。《蜀王本纪》亦言杜宇“从天堕”。有学者推测,“女子利”是鱼凫氏女王,杜宇“从天下”且懂农耕,应该是由中原华夏而来。鱼凫女王利看中杜宇所掌农耕技术进而爱慕其人,遂与他结为夫妻,并将王位让给杜宇。
杜宇成为古蜀国国王后,“移治郫邑,或治瞿上”,将都城迁移到郫邑(今成都市郫都区一带)或瞿上(今成都市双流区一带)。这一区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河流密布,适宜农耕。郫都区北郊的杜鹃城,相传就是杜宇时期古蜀国都城遗址。有学者认为,三星堆遗址可能纵贯从蚕丛到杜宇的古蜀国历史。
战国七雄相继称王后,杜宇更进一步直接称帝,“号曰望帝”。随着蜀国农耕生产的发展,国力日益强大,杜宇“自以功德高诸王”,在成都平原大加挞伐,极力扩大统治范围,“乃以褒斜为前门,熊耳、灵关为后户,玉垒、峨眉为城郭,江、潜、绵、洛为池泽,以汶山为畜牧,南中为园苑”,囊括成都平原、川西盆地、汉中平原以及贵州、云南大部分地区。
杜宇统治后期,成都平原洪水漫堤,相国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开明治水见效后,杜宇将全部国务都交给他打理,后又效仿尧舜禹禅让之事,“遂禅位于开明”。开明即位,“号曰丛帝”。
杜宇退位后到西山隐居,时值早春二月,杜鹃声声哀鸣,苦苦挽留不欲杜宇离去。蜀地百姓“悲子鹃鸟鸣”,听闻杜鹃鸣叫,心生悲戚,“鸣而思望帝”,怀念故君杜宇。后来杜宇成为杜鹃别名,唐朝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北宋李重元《忆王孙·春词》“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等诗词,即引用此义。
《蜀王本纪》对开明治水有更详细的记载,同时揭示了杜宇禅让的另外隐情。据此书,开明是楚国人,原名鳖灵。按东汉应劭辑录的《风俗通义》,“鳖灵从井出”,精通水性,通晓水利,去世后“其尸亡去”,尸身无故不见,“荆人求之不得”。原来,鳖灵尸身沿长江逆流而上,来到正在饱受洪水围城之苦的蜀国都城郫邑后,竟然复活,并“与望帝相见”。望帝杜宇见鳖灵不但会逆水上行,而且能死而复生,惊为天人,遂委任为相国。
人死不能复生。据历史学家推测,事情真相应是:鳖灵可能因事被楚人定罪,判处死刑。“尸”在古语中不一定是尸体、尸骸,而是受监禁不能自由行动之人。鳖灵被定下死罪,故称其为“尸”。所谓“其尸亡去”,应是鳖灵逃奔蜀国,楚人通缉而不得。鳖灵一介亡命,入蜀投奔望帝得到重用,故云死而复生。
当时,岷江上游来水大涨,“望帝不能治”,遂“使鳖灵决玉山”,授予他治水全权。鳖灵组织百姓,经过数年艰辛努力,终于治水成功。中国古代方术中,象牙魔力可以殴杀水神。三星堆最新出土一百多根象牙,可以想见当时蜀人用象牙镇杀水中精怪的场景。
鳖灵在治水前线辛苦操劳、过家门而不入时,杜宇却在后方“与其妻通”。事后,杜宇良心发现,自认“德薄不如鳖灵”,就“委国授之而去”,将帝位禅让给鳖灵,“如尧之禅舜”。鳖灵即位后,“号曰开明帝”,其政权被后世称为开明王朝。
经过开明及其继任者带领百姓在成都平原持续不断的治水活动,古蜀国农业经济更上一层楼,“山林泽渔,园囿瓜果,四节代熟,靡不有焉”。成都平原“地称天府”,即是从此而来。开明王朝传至第九世时,迁都至今天成都市新都区一带,又占据秦岭脚下的“褒、汉之地”,与秦国持续摩擦。
兄弟阋墙,秦并巴蜀
由于地近相邻,古蜀国与秦国交往较多,亦不免冲突。秦立国之初,国力微弱,开明之子卢帝曾主动进攻秦国,攻打到当时的秦都雍城城下。秦国在关中平原站稳脚跟后,两国逐渐形成对峙之势。秦厉公二年(前475),蜀国主动“来贿(秦)”,求和,关系暂时缓和。
随着秦蜀同时向秦岭南麓的“褒、汉之地”拓展,两国矛盾再次尖锐起来,围绕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一带)展开激烈争夺。南郑本属于蜀国,是其北部门户,亦是秦国向西南扩展的重要阻碍。
秦国率先攻取南郑,并于秦厉公二十六年(前451)在南郑修建城池;十年后,秦躁公二年(前441),“南郑反”,被蜀国夺回;秦惠公十三年(前387),秦“伐蜀,取南郑”;但就在同年,惠公去世,秦国国君易位无暇外顾,蜀国又再夺南郑。
此后,秦国致力于变法图强,调转兵锋东向与六国争霸。蜀国亦把主要矛头对准楚国,曾于周安王二十五年(前377)“伐楚”,夺取兹方(今湖北省松滋市、宜都市或房县境内)。蜀国对楚国的进攻,为后来秦国通过并吞巴蜀、迂回包抄楚国的战略规划,提供了重要启迪。
由于秦蜀暂时调整进攻方向,两国关系再次缓和。秦惠文王即位时,蜀国曾派使臣专程到咸阳朝贺。据《华阳国志》,蜀王有次在秦岭山谷中打猎,与惠王不期而遇。惠王赠送蜀王“金一笥”,惠王回赠“珍玩之物”。不料惠王将珍玩带回咸阳后,“物化为土”。惠王被蜀王的障眼法欺骗,“怒”。群臣劝道,“天承我矣,王将得蜀土地”,此乃天意昭示蜀国将成为大秦领土,惠王听后“喜”。为麻痹蜀国,惠王又利用“蜀王好色”的软肋,“许嫁五女于蜀”。这些记载虽带有明显的传说色彩,但透露出秦国君臣并吞蜀国的野心。
秦国欲攻伐蜀国,难在秦岭山高,蜀道艰难,无路可走。据《括地志》,惠王“刻石为牛五头,置金于后”,“伪言此牛能屎金”,哄骗蜀王此牛能够排泄黄金,源源不绝。惠王表示愿将此牛送给蜀国,示永结同好之意。贪婪的蜀王竟然听信惠王信口雌黄。为将石牛运回,蜀王下令“堑山堙谷”,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削平山谷,在群山环绕中硬是开凿出一条从咸阳到成都的道路。蜀国通过此道将石牛“致之成都”,秦国“遂寻道伐之”,此路“因号曰石牛道”。
据《华阳国志》,此事还有后续。蜀王“遣五丁迎石牛”后,发现石牛并无排泄黄金的特异功能,“怒,遣还之”。以农立国的蜀人不但将石牛遣返秦国,还嘲笑祖上为周天子养马放牧的秦人是“东方牧犊儿”。秦人笑曰,“吾虽牧犊,当得蜀也”。
嘲笑秦人的蜀王不会料到,老秦劲卒的笑声和秦军铁骑的马蹄声很快便会响彻石牛道。而给秦国提供战机的,正是蜀王本人。蜀王曾分封其弟葭萌到汉中为侯,号称苴侯。葭萌不知何故,不与蜀王亲善,反倒与巴国交好。蜀王怒,于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出兵讨伐葭萌。弟弟葭萌不敌兄长,只得投奔巴国。蜀国进兵到巴国索人,巴国无力对抗,只有“求救于秦”。
惠文王“欲发兵以伐蜀”,但又怕千里奔袭,“道狭难至”,无法速战速决,容易陷入长期战争的泥淖。正当惠文王未下决断时,“韩又来侵”,韩国从东面做出攻秦态势。惠文王“欲先伐韩,后伐蜀,恐不利”,而“欲先伐蜀,恐韩袭秦之敝”,陷入两线作战、腹背受敌的境地,故“犹豫未能决”。名将司马错请伐蜀,认为“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国相张仪反对,认为“不如伐韩”。惠文王经过深思熟虑,最终采纳司马错策略,下决心起兵伐蜀。
是年秋天,惠文王派司马错、张仪、都尉墨率兵从石牛道伐蜀,在葭萌关(今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一带)大败蜀军。蜀王逃至武阳(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一带),兵败被杀。蜀国国相、太子率领残余力量“退至逢乡,死于白鹿山,开明氏遂亡”。蜀国王子泮带领部分族人逃亡越南北部,建立安阳国,后为西汉藩属南越国所灭。安阳国王室后裔又进入柬埔寨建立扶南国,最终灭于真腊之手。
秦灭蜀之战相当顺利,在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当年十月就平定蜀国全境。司马错、张仪乘胜直取巴国、苴地,“置巴、蜀及汉中郡,分其地为三十一县”。惠文王灭巴蜀后,封其子通为蜀侯,任命陈庄为蜀相,张若为蜀国守,共同治理蜀地。为压制当地土著,惠文王还迁移秦国一万余家百姓到蜀国。但在最初30年时间里,蜀地局势极不稳定。
秦并蜀仅5年,周赧王四年(前311),惠文王去世,秦武王继立,蜀相陈庄叛变,杀蜀侯通。第二年,即秦武王元年(前310),武王派司马错、甘茂、张仪入蜀平乱,斩杀陈庄,通子恽继立为蜀侯。秦昭襄王前期,蜀地形势依然错综复杂。昭襄王六年(前301),蜀侯恽被秦国王后陷害,昭襄王不明真相,派司马错入蜀冤杀恽及其臣僚27人。昭襄王虽立恽子绾为蜀侯,但又在16年后因疑其谋反,“复诛之”。
但也有学者认为,蜀候通、恽、绾并非秦国宗室,而是蜀王子孙。秦国灭蜀后,为怀柔蜀人,故仍立古蜀国王室为蜀王。
蜀地屡屡与秦国产生摩擦,表面上是人事原因,实质上却反映出秦国在蜀地实行的分封制已经不能适应治理需求。为理顺蜀地体制,昭襄王诛杀蜀侯绾后,在蜀地改分封制为郡县制,废蜀国为蜀郡,任命张若为蜀郡守,蜀地局势最终稳定下来。吞并蜀地,是秦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领土扩展,为后来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史载,“蜀既属秦,秦以益强,富厚,轻诸侯”。
张若之后,李冰接任蜀郡郡守。大致在昭襄王五十一年(前256),李冰在开明治水的基础上开始主持修建都江堰等水利工程设施,成都平原“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大量土地被改造成肥沃良田,如《河渠书》所言,“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
在这些水利工程的滋养下,蜀地“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华阳国志》赞道,“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蜀地由此成为秦军东向、剑指六国的战略后勤基地,最终助力秦国一统天下。
古蜀国文明是“满天星斗”时代最为璀璨夺目的星辰之一
有学者将华夏文明早期在黄河、长江、珠江、辽河流域等地的众多文化遗存比喻为“满天星斗”。四川成都新津区宝墩遗址、广汉三星堆遗址、成都青羊区金沙遗址的发现,印证了古蜀国文明是“满天星斗”时代最为璀璨夺目的星辰之一。
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文化,经过对其他地区文化的整合和自身的重组,在发展过程中逐步领先四方并形成辐射效应后,成为中华文明核心地带,是为“众星拱月”。嫘祖、昌仆为中原衣冠文明提供的蚕桑技术支持,成都平原为秦国横扫六合提供的后勤助力,无不是蜀地文明对“众星拱月”时代的重要贡献。
从蜀女嫘祖昌仆出嫁黄帝父子,到华夏杜宇入蜀教民农耕;从楚人开明赴蜀平治水患,到巴蜀归秦四海一统,巴山蜀水的历史发展与中原江南交织交融,文明进展与黄河长江交相辉映。以三星堆遗址为核心的古蜀国历史进程,充分证明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多元一体历史格局。(吴鹏)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为什么霸陵会引起如此大关注?汉文帝霸陵之谜
陕西西安白鹿原上的江村大墓,近日被确认为西汉文帝帝陵——霸陵,纠正了《类编长安志》等传统史籍关于霸陵位于凤凰嘴下的千年误会。霸陵地理位置的正式确认,填补了西汉帝陵研究的重要一环,使西汉十一帝陵的名位全部确定,但围绕着霸陵和文帝的历史之谜并未完全揭开。
比如,富有四海的文帝,为何一改从上古商周到近世秦汉的两千年厚葬旧俗,力行薄葬新风?
文帝为何违背祖制,不跟随父皇高祖刘邦、皇兄惠帝刘盈入葬咸阳原皇家墓葬区,而是另选远离咸阳原的白鹿原营建帝陵?
霸陵帝陵居中、外葬坑环绕的结构布局,与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明显不同,这一耐人寻味的陵制差异,究竟透露出什么微妙的信息?
节俭薄葬之谜
早在上古时代,人们就有了灵魂不死的观念。《礼记·祭义》有“事死如事生”之说,认为财产的占有不因生死而发生本质变化,财富既是生前炫耀的光荣,也是死后生活的保障。殷商时期,这一观念更加强化,先人魂魄受到后人无限崇拜,社会心理开始崇尚厚葬。考古发掘的殷商贵族王室墓,王陵规模浩大,墓穴精致豪华,随葬物品丰富。
周代商后,继承了厚葬之风,不同阶层人士的墓穴和随葬品规格都有不同的规定。死者生前地位越高,随葬品越多。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超越礼制束缚的僭礼、越等厚葬更加普遍。作为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缔造者,秦始皇帝陵的奢华厚葬更是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西汉初年,历经秦末战乱和楚汉之争,人口减少,经济凋敝。据《史记·平准书》,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天子都没有用四匹同样毛色的马匹拉的车驾;“将相或乘牛车”,文武百官只能坐牛车;“齐民无藏盖”,平民百姓家里没有储蓄余钱;物价腾贵,“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一万钱才能买一石米,一百金(10家中产家庭总资产)只能买一匹马。
虽然自高祖刘邦起,汉朝就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但社会生产力历经惠帝到文帝时期仍然没有完全恢复。在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客观制约下,文帝没有实行厚葬的经济基础。
但更重要的,是文帝本人主观上的节俭治国思维。据《史记·孝文本纪》,文帝在位23年间,没有新修宫室苑囿楼堂馆所,没有增添车马衣物,平时只穿粗厚丝绸制作的衣服,最宠幸的慎夫人所穿长裙也不会拖到地面,帷帐上没有刺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为天下人做节俭表率。
文帝“尝欲作露台”,让工程技术部门估价后发现需要耗费百金。文帝认为,“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百金相当于10户中产家庭的全部财产,他继承先帝皇位都诚惶诚恐,若修建如此铺张奢侈的露台更是罪上加罪,遂停废此事。
文帝在现世生活中的节俭态度,自然会投射到他对身后陵寝的修建上,故能不去追随从商周到秦汉近两千年的厚葬余风,身体力行地改行薄葬。而文帝实行薄葬,可能还有防止身后被盗墓摸金的顾虑。
由于人们把厚葬当成炫耀地位财富的方式,导致大量珍宝重器聚集地下,盗墓现象由此产生,严刑重法都无法遏制。吴王阖闾墓违礼厚葬,结果不到10年就被人盗掘。著名的秦公1号大墓即秦景公墓,墓室奢侈,葬品丰厚,荣登遭盗掘次数和盗洞数量榜榜首。考古工作者发掘此墓时,刚揭开墓上的耕土层,就发现盗洞247个;发掘到第3层台阶平面时,也有60多个盗洞;发掘到椁室时,还有10多个盗洞。考古学家据此推测,秦公1号大墓从汉代一直被盗掘到唐宋,成为摸金校尉们的“网红打卡地”。
西汉时期,社会精神豪放旷达,江湖气颇重,“掘冢”挖墓成为常见的发家致富营生,逼得汉文帝必须在帝陵的修建中充分考虑防盗问题。
中国古代帝陵修建,通常从皇帝即位时就已经开始。大致在前元三年(前177),文帝曾到霸陵视察工程进展情况。看到帝陵风水极佳,施工有条不紊,文帝兴奋地言道,“嗟乎!以北山石为椁,用紵絮斮陈漆其间”,如果用北山的石头做成棺椁,把麻絮切碎填充在石头缝隙中,再用漆将石头、麻絮黏合为一体,那任谁即使有金刚钻也无法撬开霸陵。
左右大臣一片拍马溜须颂扬之声,只有中郎将张释之从容进言,“使其中有可欲者,虽锢南山犹有隙”,如果里面有人们想要的东西,比如大量贵重陪葬品,即便是将华山秦岭等南部山脉全部封禁,也会留有可乘之机,被人打开发掘;“使其中无可欲者,虽无石椁,又何戚焉”,如果里面没有激发人们贪欲的丰厚陪葬品,就算不用石头棺椁也会安然无恙。文帝听后,幡然醒悟,“称善”。
因此,文帝在霸陵的修建中“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只陪葬陶制品,不使用金银铜锡等贵金属装饰;甚至“不治坟”,不起高坟,其意不仅是“欲为省,毋烦民”,节省民力,更是避免高大坟冢惹人注目,引来摸金之徒。
后元七年(前157)六月初一,文帝在未央宫驾崩,遗诏中言“朕闻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者,奚可甚哀”,认为生老病死是天地万物的自然归宿,无需哀痛,对死亡颇为看淡;并批评当时的厚葬之风,“当今之时,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表示要带头破除厚葬之风,要求自己的祭祀大典不得超过三天,全国百姓三天之后必须脱下孝服,不得禁止百姓婚丧嫁娶;且“霸陵山川因其故,毋有所改”,保持霸陵山川原样,不得有任何改动。
文帝遗诏并不是表面文章、政治作秀,考古工作者在霸陵发现的金银装饰陪葬品非常少,大多是烧制的陶俑,只有少量小件铁器、铜器。即使是陶俑,也只有原样三分之一大小,并非实用器物。霸陵考古的实际出土,基本上印证了史籍中关于文帝薄葬的记载。
但在距离霸陵2000米左右的文帝母亲薄太后南陵,考古工作者却发现了上百件明显带有异域草原风格的金银饰品,且陶俑都是按照原样制作,具有实用性,质量等级高于文帝帝陵陪葬。这一发现,不仅印证了史籍中薄太后文帝母慈子孝关系的实情,更隐藏着文帝霸陵选址远离父皇高祖刘邦长陵、皇兄惠帝刘盈安陵的秘密。
远离父兄之谜
刘邦提三尺剑平定天下建立汉朝后,在长安西北的咸阳原设立皇家墓葬区,驾崩后安葬于咸阳原长陵,其子惠帝亦在咸阳原营建安陵,陪伴父皇。经过两代君主的示范带动,大汉天子入葬咸阳原已经成为政治正确。
汉惠帝早逝无亲生子,以吕后、吕产、吕禄为代表的吕氏外戚企图拥立非惠帝之子为帝,以继续控制朝政。汉家社稷危在旦夕。周勃、陈平等元老在吕后去世后,果断发动政变,诛杀诸吕,立惠帝之弟、且是刘邦在世诸子中最为年长的四子代王刘恒为帝,是为文帝。
文帝以藩王身份继承大统,走向人生巅峰,但在帝陵政治上面临一个在既有空间内无法化解的难题。西汉帝陵规制遵循西周“昭穆制度”,即始祖之后,父为昭,子为穆。在墓葬排列和宗庙排位中,父亲即始祖儿子为昭,在左;儿子即始祖孙子为穆,在右;始祖孙子之子又为昭,在左;始祖孙子之孙又为穆,在右,以此类推。在昭穆序列中,父子始终异列,祖孙始终同列。
具体到咸阳原西汉帝陵格局,高祖刘邦长陵居昭位,在左。惠帝作为高祖之子,其安陵居穆位,在长陵右边即西方。按照昭穆制度,下任皇帝帝陵则应在长陵左边即东方。但文帝并非惠帝之子,而是惠帝同父异母兄弟,同属高祖之子,同居穆位,不能居长陵之左即东方,而右边西方又被哥哥惠帝捷足先登。文帝在帝陵的营建上处于左右不得逢源、东西无法过问的尴尬境地。
如果继续在咸阳原营建帝陵,不仅文帝本人的位置无法摆布,母亲薄太后即薄姬的名分亦颇为尴尬。
薄姬原为秦末群雄之一的魏国公子魏豹妻妾,魏豹本与刘邦共同对阵项羽。后有相面大师为薄姬看相,认为薄姬贵不可言,当生天子。魏豹自认天命在身,遂脱离刘邦中立,试图以一己之力逐鹿天下。刘邦大怒,派大将曹参灭掉魏豹,将薄姬纳入后宫,但“岁余不得幸”。
薄姬后来在“少时”闺蜜好友——此时深受刘邦宠爱的管夫人、赵子儿两位美人的帮助下,才得以侍寝。据《汉书》,薄姬在侍寝前告诉刘邦,“昨暮梦龙据妾胸”,昨夜梦见有金龙钻入怀中。当夜薄姬便“有身”,十月怀胎后生下文帝。但薄姬生子后并没有改变境遇,而是继续不得宠幸,长期没有晋封。
正是因备受冷落,薄姬才被嫉妒心极强的吕后放过,在刘邦死后随同此时已经受封代王的儿子到代国居住成为代国太后,而不是如刘邦其他宠姬一样幽闭宫中。
文帝即位后,薄太后母以子贵,从代国太后升级为大汉太后,但在她面前仍然有一个无法迈过去的正牌太后吕后。如果文帝在咸阳原营建帝陵,母亲陵墓也要一起安放此处陪葬刘邦长陵,在礼制等级规格上不免要低吕后一等。这是名列“二十四孝”、为母亲亲尝汤药的文帝断不能容忍的。所以,他只能另辟蹊径,选择在长安东南的白鹿原营建帝陵,以便按照大汉太后的规格来设置母亲陵墓。
而文帝之所以选择白鹿原而非其他地方修建陵寝,亦与汉初内忧外患的政治形势密切相关。这一形势不仅关乎霸陵地理位置的选择,更关乎霸陵内部的陵墓布局。
陵墓布局之谜
西汉初年,中央朝廷同时面临西北匈奴和东南诸侯国的双重压力。当年刘邦之所以选择西北咸阳原为皇家墓葬区,其意即是通过在皇陵周边大规模设置陵邑、充实人口,修建长安西北防备匈奴南下的门户屏障。文帝选择白鹿原,亦是看重其西北低、东南高的高敞地形优势,能够对东南各诸侯国形成地理压制态势。
外攘匈奴、内安诸侯的前提,是中央朝廷内部凝聚力的增强和皇帝权威的加强。高祖刘邦虽是开国之君,但其天下是与功臣共同打下。刘邦虽然通过叔孙通制定朝仪方知天子之贵,但从其晚年无法更换太子一事,可以发现其皇权仍然被功臣集团深度制约。惠帝刘盈仁懦,不仅被母后控制,还被功臣压制,遑论振兴皇权。
文帝入继大统后,运用一系列“区别对待”“打拉结合”的政治手腕,分化瓦解以陈平、周勃一文一武为首的功臣集团,对朝廷高层进行大洗牌,有效管控推举其上台的功臣。同时起用贾谊等后起之秀,采用贾谊“列侯就国”之策,将周勃等拥有侯爵的军头渐次赶出长安到封地居住,逐步摆脱功臣集团在长安对皇权的牵制。
随后,文帝在贾谊等人的谋划下,有意通过礼仪制度建设,抬高皇帝威严。考古工作者在霸陵陵区发现,100多个象征官署机构的外藏坑都围绕着帝陵,呈现出一种向心式的政治布局。这一布局形式,在高祖长陵和惠帝安陵中都没有出现,反映出西汉历史进程中皇权增强的事实。
正是在内部凝聚力增强和政令统一的基础上,文帝才能将主要精力用于处理诸侯国问题以加强中央集权。文帝部分采纳贾谊《治安策》中“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方针,初步解决了齐国和淮南国两个最大的政治隐患,使得儿子景帝能够用短短三个月就轻松平定吴楚等国反叛中央的“七国之乱”,最终为“文景之治”的出现和两汉四百年太平之局奠定根基。(吴鹏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博士)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问答
君帝 缘家具怎么样?很好。君帝缘家具还可以,该品牌的产品性价比很高,品质可靠,价格也相对比较实惠的,他们的家具产品美观大方,价格实惠,耐腐蚀、样式新颖美观、轻便,保温性...
君的部首是什么?部首是口。部首:口结构:上下笔画:7基本字义君jūnㄐㄩㄣˉ1.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主。~子(a.旧指贵族、统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8)...
男主是帝绝尘女主是君沫漓的小说?战神帝尊娇宠小萌妃《战神帝尊娇宠小萌妃》简介:君沫漓一睁眼就发现自己穿越了,当她知道自己成为祭品之后表示太艰难了。就在她准备逃走时候发现身边有一个小...
皇的近义字_作业帮[回答]近义字:君、神、大、●皇huáng1.君主,亦指神话传说中的神:帝.后.宫.储(已确定的皇位继承人).权.2.大:巨著.冠冕堂~.3.对先代的敬称:考(对亡父...
双沟君坊和圣坊区别?现在市面上卖的双沟珍宝坊有三种:君坊、圣坊和帝坊。在41.8度的为君坊和圣坊。其中君坊是比较常见的,其酒可分为上下两个独立部分,顶部小瓶装有68度原浆酒,底...
帝霸道君什么级别?1.帝霸道君的级别是至高无上的。2.帝霸道君之所以被称为至高无上的级别,是因为他们在修炼和战斗方面达到了极高的境界,拥有无与伦比的力量和智慧。3.帝霸道...
尹字加一个偏旁部首组成新的一个字?笋(竹笋)、君(君子)、伊(伊犁)、咿(咿呀)、群(人群)、郡(郡主)。君,jūn,尊也。从尹从口,治理发号。古文象君坐形。故从口。(1)会意。从...君权jūn...
孤傲 君帝 什么意思?以是孤傲帝君。孤傲释义:高傲,超然,孤:指对他人的情感、意见或利益的冷漠。傲:高傲,标准要求高,不迎合,不低媚以是孤傲帝君。孤傲释义:高傲,超然,孤...以是...
你听过影视剧最毁三观的台词是什么?竟然没有琼瑶奶奶!这不科学!凭一己之力贡献了“我不是天下唯一一个为两个女人动心的男人吧?”“我是来加入这个家,不是来拆散这个家的。”“你失去的只是...
为什么车怠速油耗一直在上升?你这是平均油耗表一的数据啊,行车电脑计算平均油耗就是你这次启动车后耗的油除以跑的里程(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百公里单位为一),如果你停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