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电子领域的创新与机遇有哪些?这里是一份项目清单
工业4.0概念自2013年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智能制造一直是国内一大热点。从“智能制造2015”到“智能制造2025”,自动驾驶、新能源、无人机、AI等新兴行业被视为中国经济弯道超车的快车道。然而,作为产业链上游的半导体电子领域,相应的机遇与增长动力究竟在哪里?
近日,36氪参与了中电港举办的《创新聚能·智造未来》杭州湾智能制造与产业转型升级创新论坛,以下是对展会现场所路演中优质项目的整理。
其中,芯片设计与制造相关内容为一大主题。除底层技术外,受STEAM教育、智慧工厂、安防、自动驾驶等下游市场需求驱动,结合技术与产业应用的创新项目也成为一大亮点,代表性项目有:
百及科技
关键词:微纳米芯片制造
该项目由深圳中德微纳制造创新中心孵化,以主动式探针技术为核心,负责微纳米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在芯片企业的设计、制造、工装等各环节中,制造工艺为竞争核心。目前,国内90%以上的高端芯片仍然依赖进口,核心技术仍由国外垄断。以ASML为例,其量产制造工艺可达到7纳米,技术能力甚至可达到1纳米。百及科技采用针尖光刻方案,使得生产工艺达到2纳米线宽,而3纳米以下则为单电晶体管实现低能耗、高响应速度的关键。
晶砂科技
关键词:OLED微显示、AR/VR
该项目主要从事OLED微显示器件及AMOLED驱动IC的研发和产业化,拥有UHR、LSD、ULP等多项行业领先的自主创新技术。OLED在常规显示以外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三类:以三星、柔宇科技等公司为代表的柔性显示;以欧司朗、飞利浦等公司为代表的半导体照明;以及eMargin、Sony、晶砂等公司所正在做的微显示。OLED被称为下一代信息显示技术,其响应速度是液晶的1000倍,同时具备分辨率高、对比度高等优点。OLED应用领域广泛,军用领域可应用在战机HMD、枪支瞄准器等,民用领域可应用于AR/VR、单反相机等。
首感光电
关键词:自主产权三维光场相机
该项目通过复眼仿生光场技术,推出国内首台自主知识产权光场相机。当前市场上光场技术主要有两大流派,其中,Google、叠境等企业通过现有相机多角度拍摄来捕捉空间三维信息,而Lytro、Raytrix以及首感光电所做的则是将复眼结构精密地封装到一个相机内,从而实现单个相机对空间的三维感知。
光场三维成像技术产业应用领域广泛,主要应用场景有“三维测量”,包括产线零件检测、面板检测、电路板检测、3D检测、机械手三维定位、空间位姿测量等;“三维建模”,包括人脸三维建模、高反光材质三维建模、电商3D建模、三维安防、数字三维博物馆、精准医疗、虹膜检测等。
蓝宙科技
关键词:教育机器人
该项目以“课程+平台”的模式搭建核心产品,通过举办智能车大赛等活动扩大行业影响力。在其市场需求中,幼教群体主要以课程为主,中小学群体主要以编程、智能机器人为主,高中、大学群体主要以物联网、无人机等新技术为主。随着国内对STEAM教育的逐渐重视,AI技术结合教育概念的智能机器人产品成为新的风口。
微度芯创科技
关键词:毫米波技术、安检成像、自动驾驶
该项目基于毫米波、太赫兹芯片设计,定位于集成电路与系统供应商,以“安检成像”为核心业务,针对不同场景下对精度、成本、检测目标的不同要求采取分级管控的思路,推出毫米波AI摄像头、毫米波AI安检屏、高精度毫米波AI安检门等产品。
虽然随着自动驾驶汽车向L3级以上迈进,毫米波雷达呈现出逐渐被激光雷达所代替的趋势,但在安防领域,毫米波技术仍然是市场上当之无愧的主流。同时,随着毫米波技术的不断发展,毫米波雷达是否能在未来达到或接近激光雷达的探测精度,从而重新作为L3级自动驾驶汽车的装配选项,也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潜在增长点。
除上述项目外,本次现身的创新项目还包括射频及混合信号芯片、AI语音智能家居产品、汽车保护头枕、摩托车与低速电动车物联网服务平台、社区物联网平台、温室技术与滴灌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单体大容量锂电池等。
十大热门行业逐个看「半导体篇」
摘要:上市公司一季报收官,证券时报梳理出十大热门行业的季报数据,以及市值、年内涨跌幅对比,以飨读者。
半导体行业整体处于景气周期,在去年相对较低净利基础上,今年一季度,半导体细分行业业绩实现翻倍增长,集成电路龙头韦尔股份今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0.41亿元,同比增长133.84%,芯片代工龙头中芯国际目前还未公布一季报业绩,公司预计将于2021年5月13日披露一季度业绩,射频芯片龙头卓胜微今年一季度增长224.34%,增幅同样可观。
市值方面,整个半导体行业目前总市值仍偏低,只有韦尔股份、中芯国际、卓胜微等少数企业总市值过千亿,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北方华创总市值超800亿,刻蚀设备龙头中微公司总市值也仅有600亿。
年度涨跌幅方面,总体而言,集成电路龙头今年来涨幅相对靠前,韦尔股份今年来累计涨30.9%,卓胜微涨近35%。半导体设备龙头以及半导体材料龙头今年来均有不同程度回撤。
机构观点
天风证券认为,从中长期维度上,驱动半导体行业成长的因子依然存在。下游应用端以5G/AI/IOT为主线,在下游需求持续旺盛,供不应求带动景气持续向上的背景下,国内半导体企业具备国产替代不可逆的机遇,国产替代+成长性成为是当下时点的板块逻辑。
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手机出货量达到96.2百万台,相较于2020年第一季度同比增加101%;疫情催生PC需求,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PC销量同比增长55%;汽车景气复苏,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77%。
天风证券表示,随着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先进制程与成熟制程将持续并进成长,包含5G/AI/AIOT的发展,驱动整体半导体市场,包含先进制程与成熟制程持续增长;扩产难解短期高涨的需求,成熟产能短缺持续,成熟制程的产能目前属于供不应求的情况,产能短缺造成结构性问题预计会持续到明年;晶圆代工产能紧缺,传导至半导体产业发布涨价公告。终端需求提升叠加代工产能已经满产、新增产能短期内无法快速放量,供需矛盾导致了晶圆代工及相关产品价格的上涨。
太平洋证券指出,无论是汽车、NB还是智能手机供应链,还是上游原材料,供货“涨声”仍源源不断,部分关键大厂芯片交期已经提升至50周以上,令很多从业者都直呼二十年之未见。如果说去年短缺的端倪是疫情,那么今年持续恶化的推进力则不得不说是贸易战、新能源、各类天灾、通路超额备料共同联动的“人祸”。连从业者都无法预判的景气变换,又岂是金融行业能短期断言的,供给荒对于上游材料、制程领域的影响与下游终端领域是截然不同的,因此,近期在细分子行业的配置上,应更多的偏向于前道供应,面板领域就是这其中最好的例子,BOE和CSOT的超高景气有望延续全年。
川财证券也表示,随着半导体产业国产化的进程加速,有利于国内设备厂商谋求发展机会。近期的产业链缺货以及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的限制,推动下游厂商寻求芯片供给的多样化以及国产化,以提高其供应链安全性,有利于国产化芯片厂商的扩产,也有利于国产半导体设备厂商的发展。
川财证券建议关注半导体设备厂商相关标的:北方华创(国内最大半导体设备厂商)、中微公司(高端刻蚀设备)、盛美股份(半导体清洗设备)、至纯科技、精测电子(泛半导体检测)、华峰测控(模拟测试机)以及新莱应材(流体和真空管路系统)等。
相关问答
请问二氧化硅、氮化硅和磷原子在 半导体 制造中的作用分别是什...[最佳回答]如果想了解这些知识首先要知道半导体制造中最重要的最基础的是PN结,晶体管、MOS管都是以此为基础制造出来的.而p作为掺杂剂,用于形成n型半导体.二氧...
【N型 半导体 的多数载流子是 电子 ,而P型 半导体 是空穴.所以说N...[最佳回答]不对,载流子指可移动的电荷,半导体内还有不可移动的电荷,比如带正电的原子核,这样就能与N型半导体的多数载流子是电子平衡,维持电中性条件了还有空...
从 电子 能带的角度阐述 半导体 导电机理?半导体导电机理可以从电子能带的角度进行阐述。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质与其电子能带结构密切相关。电子能带是描述材料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概念,包括价带和导带。在...
电子半导体 是什么?电子半导体是一种电导率在绝缘体至导体之间的物质,其电导率容易受控制,可作为信息处理的元件材料。从科技或是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半导体影响着人们的日常工作...
电子 元器件和 半导体 区别?半导体和元器件有什么区别?半导体是指介于导体和绝缘之间的材料,常见的有硅、锗、硒等。元器件严格讲是元件和器件的统称。元件是指电路中使用的、具有特定用...
半导体 及 电子 元器件有什么区别,怎么区分 - 小红薯5D480C67 ...其实,半导体是属于电子元器件的,是电子元器件的一个分类。半导体器件是导电性介于良导电体与绝缘体之间,利用半导体材料特殊电特性来完成特定功能的...
电子 设备是 半导体 板块吗?是的。A股半导体涉及的主要分支较为清晰,板块轮动相对有序,主要包括:1、半导体材料国产替代;2、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3、5G通信网络设备;4、5G消费电子...
半导体 及 电子 元器件有什么区别,怎么区分?共同点都是晶体,不同就有很多,1.二极管只有一个PN结,2.三极管有两个PN结,相当于两个二极管背对背合成一个.就是(PNP/NPN)基极,发射极,集电极)3.场效应管相当于...
半导体 材料与器件就业前景?半导体材料与器材的就业前景挺不错的。半导体是指一种导电性可受控制,范围可从绝缘体至导体之间的材料。无论从科技或是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半导体的重要性都...
电子 信息与 半导体 有啥区别?电子信息是近几年频频出现的一个词,它是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高密度存储技术的迅速发展并在各个领域里得到广泛应用的背景下成为信息学的词汇。而半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