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读高职”背后的理性应对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校园里现拥有运输机、直升机、教练机、侦察机、无人机和波音客机、罗宾逊R44等各型飞机40余架,活塞、涡桨、涡喷、涡扇、涡轴等各型航空发动机70余台,建有航空装备展示坪、飞机外场实训中心、文物飞机陈列馆、飞机维修实训中心等,以“杜-2”轰炸机、“乌米格-15”教练机等功勋战机教育熏陶学生,以真机真刀真枪开展实训教学,培育德技双修的新生代航空工匠。学校供图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莹(左一)给动车组专业的学生介绍动力集中式动车组的基本功能和性能特点。学校供图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实训教学。学校供图
9月开学季,家住湖南永州宁远县的周悦来到长沙,即将开启大学生活,心中颇有些紧张和兴奋。
周悦今年高考考了485分(物理类),超出本科线63分,但她选择了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
周悦说:“我没有报本科学校。一是自己这个分数报读本科,选择有限;另外,父母也一直劝我理性选择。”
在刚刚过去的暑假,周悦经常浏览各类产业信息,目光投向了未来的职业发展。她感觉,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行业市场前景广阔。“就业是我和家人最终选择读高职的主要考虑因素。”
高分考生读高职现象频现
与周悦不谋而合,把志愿填到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长沙女孩李语檀,也是冲着学校的高就业率而来。李语檀自小喜欢航空,从事相关工作的表哥,也对她鼓励有加。她的高考分数是500分(物理类),与理想中的航空航天类本科院校还有差距。
上一个自己不喜欢的本科专业,还是选择专科里自己热爱的航空专业?在父母的支持鼓励下,李语檀没有选择复读,第一志愿填报了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据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曾全胜介绍,2024年学校共计录取超本科线考生1727人,占普通高考计划(2646人)的65.27%,较2023年增长了近20个百分点。“招生的喜人形势源于优秀的就业成绩。”曾全胜介绍,该校2023年度教育质量报告显示,2023届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是部队、国有企业等单位,月收入人均超7000元,学校毕业生对口就业率高达88%。
与此相仿,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分数排名前十的考生,第一志愿分别选择了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民政服务与管理等相关专业。“以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为例,学校每年向社会输送近300名毕业生,依然无法满足市场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该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胡业权介绍。
专业紧密对接行业需求,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融入工作岗位,实现高质量就业,这极大地提升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今年高考,浙江杭州女生陈雨萱考了602分,比杭州普通类一段线492分高出110分,她却选择了刚刚升为职业本科的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据媒体报道,她的理由是“学校就业率非常高”。而广州一考生以600分的成绩,报考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实验班),也是同样出于就业有保障的原因。
据湖南省考试院发布的信息,湖南省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高职专科批普通类第一次投档分数线显示,高职院校招生成绩“抢眼”,共有119个高职院校专业组达到或超过本科线,数量相比去年的52个高职专业组翻了一倍。
紧跟市场和民生需求,为高质量就业提供保障
8月27日,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的相关公告显示,轨道交通十号线的研究正在加紧论证中。这对于仅有6条地铁线路的长沙来说,城市交通紧张问题有望缓解。而对于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而言,这一增量亦是一个好消息。
2013年12月,长沙市民翘首以待的地铁2号线开始试运营,在第一批89名司机中,9名女司机全部来自50公里外位于湖南株洲的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该学院院长张莹表示,建校70多年来,学院聚焦的主体产业一直都是轨道交通行业,一方面是面向以中车集团为核心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另一方面是面向轨道交通装备运用,即面向各大铁路局、地铁公司、城际铁路。“这是我们最主要的就业市场之一。”她透露,这些年来,学校就业率一直位居全省前列,也受益于行业的大发展。
去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28个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名单,由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牵头的株洲市产教联合体成为湖南省唯一的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
张莹表示,学校脱胎于企业,身上还流淌着企业的血脉。多年来,始终聚焦于轨道交通领域,与中车集团、铁路各路局、各个城市的轨交集团等有着非常紧密的合作;也与多家企业共建了产教融合基地。并且,在20年前,学校就与广州地铁、深圳地铁开设了订单班,目前已经增加到七八个项目班,绝大多数学生入岗后能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企业的认可度高,也得到学生和家长的关注。今年通过普通高考入学的新生分数全部超本科线。
2023年,以高考成绩(物理类)高于本科线125分的成绩考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沙干在填报志愿的前两年,就预判殡葬和养老行业也有同样趋势。他的想法是,如今的殡葬行业和之前相比已经有很大改观,类似陵园设计等很多细分行业不再引来惊惧的目光。
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与殡葬相关的企业与社会机构,全国大约有1万多家,经过近10年的发展,目前已达7万多家。“我去过沿海的一个殡仪馆,前面就是一个吧台,可以免费到里面喝咖啡。”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系主任贺立新称,随着社会的发展,殡葬服务更讲究园区的设计、陵园管理、设备维护等,这带来了招生就业的变化,学院也因此增开了几个专业,还引进了4位相关专业的博士来系里任教。
“近年来,学校已经按照市场需求变化砍掉了多个专业,新增了集成电路技术应用、婴幼儿托育托管等。”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招就处副处长吴文平称,“对于原有的‘精品’养老专业则按照行业发展拓展。”
该学院医学院党总支书记谢丽琴介绍,学院1999年创建养老专业。如今的养老行业多样化,业态众多,既有高端的养老机构,也有扎根于社区的居家养老,还有根植于小区里类似于服务站的日间照料上门服务等。从最初的日常生活照顾和康复训练等,扩大到老人的精神需求、高端养护、文体娱乐等。服务的多元化和智能智慧化要求,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也带来了机遇。
“帮助失能老人,以前都靠人工。现在医学院和电子学院联合开发辅具产品,既可以减轻人力的耗费,还能提高效率。”谢丽琴说,设计的电子产品如床椅一体化机器人、帕金森患者防震颤设备等不仅打开了市场,也为学校的创业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平台。
长沙市100多公里外的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则把握了本土化人才培养的机会。该学院副院长周志和介绍,学院的临床医学、中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纳入当地卫健委和湖南教育厅共同推出的“湖南省本土化医学人才培养计划”,数十名毕业生将成为乡镇卫生院的生力军。当地组织部门委托学院开设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管理专业“村干班”,今年也成了招生热门。
今年7月,有学生向一高考录取服务机构咨询导弹维修专业的招生情况时,被质疑“导弹还需要维修吗”。其实,在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就开设了导弹维修技术专业,学制3年,培养熟练掌握导弹装配、检测、修理与维护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该学院副院长曾全胜介绍,紧跟市场变化、深耕产业链是学校这些年得以快速发展的主因。2012年开始,学院进行了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原有33个专业中,与航空产业对接不紧密的22个专业全部取消。即便是像化工、计算机等一些国家、省重点专业,也概莫能外。随后增加的一些专业,都是前瞻性地围绕产业而建设。
“多年前,学校就在盯着通用航空产业、低空经济领域,这几年终于爆发。”曾全胜介绍,学院开设的通用航空器维修、无人机应用技术、复合材料智能制造等专业,受到高分考生广泛欢迎。如今,湖南省的低空经济产业专业的设置,相关厅局也已交给该学院牵头负责。
“正是由于高职院校紧跟市场和产业链,使得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不愁,并且还是高质量就业,这是吸引高分考生舍本科读专科的一个重要原因。”张莹认为。
高分考生涌入高职,如何应对
优质生源涌入高职院校,也驱动其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而来自市场的竞争,人工智能的崛起,蓝领的升级换装,更让高职院校的当家者们绷紧了神经。
中联重科倪川皓博士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提出,历史上依据科技进步而进行的多次产业革新,都是把人做的简单重复的劳动,用先进机械甚至智能机械替换掉,让人转型去做比较精细的工作。蓝领转型的目标是成为熟悉产品、了解自动化生产线的现场工程师。
他认为,国内众多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时要与企业同频。
8月30日,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一天的培训。张莹告知,大批优秀学生的涌入让学校也在思考如何应对。“大家的结论是如果再用原来的培养模式的话,会浪费这么好的生源。”她说,强师资是一个必须重视的环节。
一方面,学校将大批教师放到企业“回炉”学习,轮岗实践,同时从企业聘请名师入校,成立了一些研究创新平台。此外,他们还引进了10多位博士,在完成基础教学任务之余,与企业一起做研发,共同完成一些企业的创新项目。通过这种参与,最后回馈到教学中。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做法与其相似。谢丽琴介绍,要求所有教师在5年之内必须要有半年完全在企业进行顶岗。对于养老专业,每年暑假都会选派老师到学院合作的企业里脱产学习15天;并成批派遣到德国、芬兰、日本等养老产业比较先进的国家学习。
而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则要求,新进的教师,不论从哪个学校毕业,任教之前必须到企业顶岗实习一年。“当时反对声很大,但从多年的实践看,师资队伍建设的收获很大。”曾全胜说,学校最厉害的一批技术能手全是留校的学生,留校培养之后晋升本科考研,最后成为核心技术人员。如此,也打通了部分优质生的上升空间。
记者了解到,部分职业院校的优质专业和实践人才培养能力,甚至引起了本科院校的垂青。娄底职业技术学院与当地一所公办本科院校签订了“楚怡工匠计划”,两个专业150名本科生由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培养4年。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则与另外两所公办高校签订了“2+2”“4+0”的人才培养计划。
张莹指出,职业教育地位的提升赢得了更多高分学生报考,同时一大批高职院校和专业展现出越来越强的办学适应性,毕业生深受行业企业的青睐,社会对高职院校的认可度也不断提升。“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分考生选择职业教育,其实是必然。”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洪克非
来源: 中国青年报
西电电子信息工程:做现代科学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编者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中国科协科普部联合光明网推出“科学报国正当时”栏目,解读高校科技类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广大青少年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发展伟业,赓续科学报国传统,厚植科技创新土壤,筑牢科技创新的根基和底座。 #千万IP创科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园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前身——中央军委无线电通信学校,缔造了为人民军队培养通信技术人才的传奇,被赞作“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新中国成立后,西电先辈们面对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独立地创建起电子信息学科和专业门类体系,培养了大批电子行业骨干人才。本期科普中国·科学报国正当时“高校专业解读”,带你了解“电子信息工程”这个专业。
红色根系绵延,教育成果璀璨
从开国大典上“西军电”的师生们搭建的广播系统,到创造了第一台气象雷达、第一台毫米波通讯机、第一套三坐标相控阵雷达等诸多“第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电”)始终延续中国高校的红色根系。近年来,西电牵头承担了一批重大重点项目,产出一大批标志性成果,广泛应用于北斗、天眼、嫦娥、天问、天和、羲和、奋斗者号等国家重大工程。
1958年学校研制成功我国第一部气象测雨雷达
这其中,被称为电子工程学院“母专业”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更是西电红色根系中茁壮的一支。它不仅承载着学校深厚的历史底蕴,也见证了中国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西电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历史悠久,发源于1931年江西瑞金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1952年,孙俊人院士与毕德显院士一同开创了全国首个雷达工程专业。1956年,该专业开始招收微波专业学生,开辟了雷达和微波天线专业先河。
历经七十余年建设,西电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于2019年入选国家首批“双万计划”一流专业,也是国家“985平台”重点建设专业,建立了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具有军事电子和厚基础、重工程的专业特色。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园
对于这一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前院长廖桂生给出了明确的解释:“电子信息工程是信息技术领域中的主干专业,主要研究信息获取、传输、处理与应用等方面的理论、技术和工程实现问题,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 该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精术业、素质高、能力强,同时具有国际视野的行业骨干和引领者。
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西电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们掌握并利用先进的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研究、设计、集成、开发和应用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
随着社会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深入,各行各业大都需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供不应求,本专业近五年的平均就业率超过 98%,就业去向包括科研院所、国有大中型企业、互联网企业、创新企业等。
科教赛教融合,注重科研培养
西电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任爱锋介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层次分明、相互配合,有雷达原理、微波天线等专业核心课程,微波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和信号与系统等专业特色课程,能够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综合实验课程,以及通信原理、集成电路基础这样的专业发展选修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任爱锋
任爱锋表示:“我们一直在推行科教融合、赛教融合,把学科竞赛的题目融入到课程的知识点中,能够锻炼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让大部分学生能够受益。”
此外,电子工程学院还坚持“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毕德显教改班”“中法合作办学项目”等一系列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为了纪念中国雷达专业创始人毕德显院士,培养引领电子信息领域科技发展和产业应用创新拔尖人才,西电电子工程学院依托雷达信号处理全国重点实验室(雷达信号领域唯一一个国内高校实验室)于2019年10月正式成立“毕德显班”。学生可以通过高考报考或入校选拔进入该实验班。
在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毕德显班更加注重科研培养,旨在通过本硕和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方式,培养出未来具备研究型能力的人才。
为了实现科教一体化,毕德显班积极推动学生在本科期间就与科研团队的老师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这些科研团队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均聚焦于国家重大需求,他们会发布项目信息,由学生自主选择,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工作。部分学生通过参与项目,在本科阶段就能与老师共同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全国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兰岚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红色根系正在这里传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2022级毕德显班班主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系2015届毕业生兰岚表示:“2022年,我非常荣幸地担任了新生毕德显班的班主任,希望把我们实验室科研报国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吸引更多学生对我们雷达专业产生兴趣,并且能够培养出来更多雷达领域的优秀人才。”
何恃而往,一苇以航。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毕德显班和西电电子工程学院的学生们树立起在科技前沿建功立业的理想,未来将为电子信息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审核
任爱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
作 者
李欣哲 宋雅娟 肖春芳
联合出品
中国科协科普部 光明网
来源: 光明网-科普中国
相关问答
电子技术 应用 是学什么[回答]电子技术应用主要学习:计算机操作及应用、电工原理、电子技术、逻辑设计、微机原理、高频电路、电子线路CAD、电子线路设计与工艺、PCB设计与制作、...
我想问一下 应用电子 技术,是学什么的?主要有哪些课程?毕业后有什么就业方向?电子学,电母是电的基础学,以电母的基因生成电子,范围大,应用广,现代社会里上有太空,银河系,下有地下万里波感应,天空中的光波与水电深度研究都离不开电子...
应用电子 技术专科生的就业前景怎么样?能做哪些工作?朋友我大学的专业和你一样,也是学应用电子技术的,我是11级的,里面的课程主要包括单片机,PLC,应用电子,高频等。就拿我们这个专业来说学的好的还是有前景的...朋...
电子 技术 应用专业 包括哪些?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包括:电子设备的组装、测试、维修、应用及调试等。主要可以涉及到电子标准仪器、电路设计、电子计算机系统、半导体技术、传感器、自动控制、...
我学的是 应用电子 技术 专业 ,请问有哪些专升本院校可以报考?统招专生本各专业招生人数为当年应届毕业生的5%,且还需要有对口专业,全日制招生对象仅限于应届优秀普通全日制专科毕业生,统招专升本只限报考本省本科院校且...
应用 物理学 专业 学什么?毕业后能做什么? 申请方[回答]应用物理学学什么?毕业后从事什么工作?好就业吗?是很多想报考该专业及在该专业就读的同学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下面我从专业介绍、学习科目、就业情况...
应用电子 技术 专业 需要考哪些证书?需要以下证书:1.维修电工(中级)2.电子设备装接工(高级)3.维修电工(高级)4.单片机设计师5.PLC设计师6.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中级)7.电子设计初级工...设计...
电子信息 类包括哪些 专业 什么 专业 好[回答]电子信息类专业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封装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等。扩展资料电子信息...
电子 信息工程技术和 应用电子 技术有什么区别?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和应用电子技术有很大的区别,详细介绍如下: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
女儿大学学的 专业 是 电子 信息类,请问今后的就业方向是哪些?电子信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研究的是信息的获取与处理、通信、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信息类一般包...